七月末,林青山下早課之後有人告訴他,山門有一個留名為林遠山的包裹,林青山聽聞之後便和祝英台分了手去山門領取,包裹打開裏麵是一堆雜亂的書籍,說是書籍,還不如說是一張張各式各樣的紙裝訂在一起的冊子,林青山每本都翻了幾頁,上麵什麽都有,可謂圖文並茂,但是林青山對上麵的字很不感冒,這堆書籍有新有舊,舊的看起來已經有二十年以上的曆史了,林青山立馬把這件事聯想到了半個月前的婚禮,難不成真是他們寄過來的,林青山連忙把這堆“秘籍”抱回趙幽蘭住處,趙幽蘭開始也粗略的翻了幾頁,一樣沒有看出個所以然,她說裏麵什麽都有,有山水遊記,奇聞迭事,甚至樂譜和相關的配圖,林青山一聽就沒了興趣,還當是什麽武功秘籍,原來又是些“滿分作文”,然後林青山讓趙幽蘭研究研究,最後給林青山一個匯總,他們不會莫名其妙的寄東西過來,裏麵總會有一些有用的東西,下午下課之後,又有人過來提醒林青山,說又有包裹寄給他,林青山過去一看,果然又是一包“秘籍”,
第二天事情有有了變化,被寄包裹的不隻是林青山,還有祝英台,截止七月二十九日放假,林青山一共收到了七個包裹,而祝英台也有兩個,於是他們決定這個月假不下山去玩,以往他們下山也隻是下山去逛逛而已,主要是吃點好的,以彌補在書院平時的“損失”,但實際上效果也就那麽回事,西湖錢塘江也去了幾回了,再去意義也不大,但是祝英台心裏還有別的心思,那就是不想搭理小歡,現在自己有把柄在小歡手裏,所以想要拒絕跟她見麵得有個正當的理由才行,放假的第一天中午,林青山和祝英台,梁山伯幾人一起在風亭研究那些古書,經過幾天的研究,和眾人的匯總,基本上可以認定這些書是那些大儒的行記,相當於現代人的筆記,裏麵內容包含很多,很雜,可就是這些並不高深的書籍讓林青山對這個時代有了新的認識,很明顯那些老人把這些書寄給自己和祝英台,傳道之意不言而喻,可林青山跟他們隻見過一麵,他們怎麽就會認為林青山是值得托付之人?,亦或者他們來書院參見小蕙的婚禮主要就是衝著林青山來的?如果他們有意,直接寄到林家莊去給他“哥”不好嗎?非要寄到這裏來給他,還有祝英台,祝英台現在收到的書比林青山少得多,那麽可以斷定同時認可了祝英台的人並不多,祝英台又是憑什麽入了他們的法眼呢?終於,中午的一個包裹解開了他的疑惑,中午林青山和祝英台又分別收到了一個包裹,看包裹的外形,這兩個包裹應該是同一個人寄的,祝英台興奮的拉著林青山直接帶著包裹就去了風亭,梁山伯和周印見他們領取包裹回來也很高興,兩人頗有儀式感的儀器打開了包裹,林青山的包裹跟之前的一樣,但是祝英台包裹裏的書籍很整齊,還有一封長信,那信是一封文牒,足有五公分厚,祝英台撇到一邊小心翼翼的展開了文牒,越看越不淡定,林青山湊過去問道:“信上寫了什麽?”,祝英台見林青山逼近,連忙收起文牒大步跑開,林青山轉身向銀心問道:“她怎麽了”,銀心咧嘴一笑:“我去看看”,然後迅速收起祝英台的書追了上去,林青山雖然對祝英台的小秘密挺感興趣的,但是自己不認識字,追上去也沒用,於是隻得留下跟梁山伯也周印一起研究林青山的這堆書籍,祝英台沒有直接跑回自己的宿舍,到了一處僻靜之地後,左右環顧,確定四下無人才把那封書信打開繼續閱讀,不久,銀心也追上來了:“公子,你在哪?”,
祝英台:“在這,你別喊!”,
銀心:“小姐,你為什麽要跑?”,
祝英台:“這個包裹和這封信是白儲年老先生寄給我的”,
銀心:“白先生,你說的是那個上虞第一名士的白儲年老先生?”,
祝英台:“是啊,沒想到他竟然給我寫信了,哎呀,他就是那些老先生當中的一個,但是我現在都不知道他到底是誰?”,
銀心:“信上寫了什麽?”,
祝英台:“沒說什麽,隻是一些囑咐,和幾本書的介紹,而且,他在信上寫到,他還向求山長了一份醫術專集,可能最晚年假之前給我”,
銀心:“啊?”,
祝英台:“他一定認出我了,怎麽辦?”,
銀心:“小姐,你別慌,白先生即便知道你是祝英台,但未必知道你的女兒身”,
祝英台:“他怎麽會不知道,當初爹去請他的時候還帶了一封我的親筆信,信上我以小女子自稱,他怎麽會不知道”,
“啊,這樣啊。。。”,銀心眼珠一轉便有了主意:“小姐,白先生可曾在心裏提到你的真身?”,
祝英台:“我還沒看完,前麵對我的囑托中沒有提到,後麵全是書籍的介紹”,
銀心:“你直接翻到最後看看寫了什麽?”,祝英台聞言連忙翻到最後一頁,上麵赫然寫著一篇囑咐:英台,你的聰慧老夫早有耳聞,兩年前拒絕你的求教,現在看來,實乃人生一大敗筆,由此導致你孤身前往杭州求學,出門在外,多有不便,亂世之中,人心難測,你自小生於院牆之內,未經風雨,書院之行恐怕多有磨難,然曆經風雨方能得見真理,此也是人生一大機遇,你要好好把握,老夫年邁,大去之期恐不遠矣,但你也無需悲傷,老夫雖逝,然當今世上仍有諸多聖賢在世,如當朝丞相謝安,王丞相,謝丞相乃華夏數百年難遇之人傑,才情高絕,文化大成,心係蒼生,於華夏之民族血脈,文化傳承有大恩,你切不可出言輕薄,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聖人雖有一腔熱血,但終歸是凡人,來自身後的冷槍暗箭最易令人心冷,王家乃千年世家,傳自上古,乃華夏正統傳人,當代家主王彪之能明是非,辨忠奸,一樣是社稷之棟梁,你身邊的林遠山,此子天賦驚人,與林青山一般猶如天神轉世,你要多向他學習,他雖然學識不深,但工藝智謀已然大成,多多相處,必有裨益,忠言相告,望自珍重。祝英台再往前翻,前麵又是關於書籍的介紹,開來這封信是以對祝英台的囑托來開頭和結尾的,整篇文章包含了一位老人對後人的真心關切,但是就是這段囑托,讓祝英台陷入了沉思,白老先生後麵這段話可謂嚴厲至極,幾乎全盤否定了祝英台的小心思,至於他是從何處得知了祝英台前段時間言語誹謗謝安,但最後的結語直接把祝英台歸於奸佞小人,國家和民族的大罪人,她的話真的足以讓一個聖人的一腔熱血歸於零度嗎?白老先生對謝安,王彪之,林青山,林遠山評價如此之高,難道自己可以質疑他老眼昏花,識人不準嗎?傷心了好久之後,祝英台才重新打起精神去風亭,到了風亭的時候,祝英台見幾人都笑得起勁,林青山直接笑躺在了長登上,祝英台過去恭恭敬敬的對林青山一拜:“林兄”,林青山見祝英台態度大變,連忙打起精神:“你。。。有什麽事?”“我想拜托你一件事情”,林青山感覺事情不妙,但是祝英台那個可憐楚楚的樣子實在不好拒絕:“你說來聽聽,我試試”,“我想讓你幫我給謝丞相帶一封信,我要給他寫一封道歉信”,“耶?你什麽意思?那信上寫了什麽,竟能讓你幡然悔悟,不簡單呐”,祝英台見林青山半信半疑,於是就把那封長信遞給林青山,林青山接過之後裝模作樣的看了一遍,然後遞給梁山伯:“你念念這上麵寫了什麽?”,“別人寄給英台的私信,我們這些外人怎能觀看,拿走,拿走!”,林青山見梁山伯這幅模樣貌似有些眼熟?在哪見過呢?轉念一想,他竟是被唐長老附了體,林青山轉而把信遞給周印,周印就沒這麽死板了,接過長信之後先是過目大致看了一遍,確認沒有涉及到祝英台隱私的時候才開始字字念到:“後輩祝英台,老夫名叫白儲年,先前與你見過數麵,早年錯過了與你的師徒之緣,甚是惋惜,兩天的時間裏,我看你心平氣和,書法精湛,做事有條有理,熱心助人,甚符我意,所以老夫決定送你一樁機緣,這袋書是老夫一生的心血,老夫一生行遍東西,數十年的閱曆積累都在這些書裏,世道艱險,人生難免會有挫折,沒有經曆過的事便很難防備,你若留心,這些書裏的經曆或許可以讓你避免很多磨難,且行且退,但不可退回原地,因為在遠方還有人需要後來者去繼承他們的功業,我不知“有後來者”四字有著怎樣的含義,但是能讓神都念念不忘的曆史也值得我們銘記於心,我的第一本書,洪川之行講述的是我從昆侖雪山沿長江一路順流而下的見聞,第八頁,至昆侖山下,仰望昆侖,世人都說泰山如何雄偉,相見於昆侖,才知萬山之祖,千川源頭,華夏的龍興之地有多麽雄偉,凡人都以登泰山為榮,殊不知上古大聖都以朝拜昆侖作為人生的殊榮,又有多少聖賢寧願在昆侖山下化為塵土鞏固聖山。。。。。。。”,林青山聽周印念的,好像有點意思啊,千年之後的中國少有人知道昆侖在中國的地位,林青山作為少數人僥幸知道了一些隱秘,但是這個白先生說的話是不是太玄了?難道他們也和林青山一樣看見過什麽?林青山也仔細聽著周印的朗讀,聽到中間的時候,林青山心裏有點酸溜溜的,這封信除了前麵的囑托,後麵全是關於書籍的介紹,相當於目錄,一聽這目錄林青山才搞清楚了這些書籍是什麽東西,這些書是那些人一生的筆記,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總結起來就是這些書用雜亂無章來形容都不貼切,最好的形容詞是現代的流行語‘屎山’,這東西你隻能看一點算一點,休想從中找到半點邏輯,當然雜也有雜的好處,那就是可以把這些書當成散文集和故事會慢慢看,但是這樣一來,效率比前者要低太多太多,最後,周印停頓了,眾人盯著他欲問下文,周印深深看了林青山一眼,然後一字一句的念到“你身邊的林遠山,此子天賦驚人,與林青山一般猶如天神轉世。。。。。。”,林青山大喜:“什麽,天神轉世,拿來我看看,快。。”,周印看著毫無高人風範的林青山,把信輕輕遞了過去,林青山翻到最後一頁,然後在信上指指點點的說道:“你看,說的多有道理啊,不愧是修行數十年的高人,一眼便能看穿人心,我活了十幾年,也是第一次聽見有人這麽誇獎我啊”,眾人開始還在心驚那白老先生為何對林青山評價如此之高,但看到林青山這副市燴的模樣,心裏不禁暗自鄙夷,歎息白老先生看走了眼,但僅僅一麵之緣,也不能說白老先生眼光有問題,但是眾人不知看似笑嘻嘻的林青山,心裏已經是驚濤駭浪,這人眼光之毒辣,簡直不可想象,就憑昨晚林青山的鬧場,他們就能看出來林青山的水平高低,林青山來自工業時代,在林青山的世界,還有一個已經屹立近百年的後工業時代文明,拋開後工業時代的見識不說,工業時代對於封建專製的農業時代來說,已經可以稱作神話世界了,說林青山是天神轉世,岔一聽很扯,但細細一想,這個形容詞用得十分標準,如果是這樣,那這個世界就有意思了,如果這些人物能夠保持一定的比例,怎麽會有五胡亂華這種慘劇發生,而且當今中國,就憑謝安,王彪之,蔣易這些人,真的就打不過長江嗎?這已經很不科學了,光憑軍事實力和糧食產量,長江南邊的綜合國力是要大於長江北岸的胡人政權的,這一點從十年以前的五次北伐可以看得出來,如果再加上蔣易代表的科技力量,怎麽會打不過長江?,林青山感到自己好像接觸到了一個千古大秘,從春秋時期到現在的晉朝,中國的底蘊下降太嚴重了,戰國時期,趙國一國頂著北方的遊牧名族,還能遊刃有餘的爭霸中原,再到漢朝,漢朝從一開始就劉邦那個廢柴吃了一個百登之圍,殺了韓信之後為了內部維穩,一段時間之內在外麵當孫子,納貢和親,但是後來漢武帝也把場子找回來了,三國時期,從開始的白馬將軍公孫瓚,再到後來的袁紹,曹操,憑一己之力都能壓著北方的蠻族,從三國時期到現在,區區百年的時間,問題出在哪裏?可是林青山要到哪裏去尋找答案呢,上麵說的那三位對這個問題肯定都是有一些見解的,但是直接去問,他們不見得會說啊?
麵對這個問題,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整個月假,眾人的聚會都是圍繞著這堆書籍展開的,他們也在這些書裏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例如一些玄幻的鬼故事,內容大致是這樣:那夜我夜宿大柳樹村,半夜忽聞窗外狐鳴,攝人心魄,我驚聞之,起身自床外望,濤濤江水之上竟有一白衣淩水而立,江中倒影,明月星辰與她並列為傳世畫卷,不勝美言,忽然,她轉身望來,一雙明眸亮若星辰,細看其中似有輪回沉浮,百年滄桑,吾大驚,連忙複睡,任憑窗外風吹狐鳴,始終不敢再看,第二段:長期隨船而下,身心俱疲,又逢端午,於是便上岸尋一市集找點吃食,午飯之時忽聞村東人頭攢動,有人疾呼奔走,我隨聲前往,細聽之下才知有人在山上看見了一條大蛇盤桓在水井邊,我隨眾人前去查看,到達指定地點之後,見那裏果然有一支五色斑斕的巨蟒,那巨蟒長有十丈,大盆粗細,我繞行至高處向
水井中看去,見被林木和石板完全遮擋的水井中竟有靈光閃爍。。。。。。。諸如此類的故事在書上有不少,這些事情,大多數都是添油加醋的臆想,但是你要說是假的,也不盡然,信則有,不信則無,另一邊的馬文才,他也將發生在林青山與祝英台身上的怪事告訴了他的父親,他爹初聞隻是有些疑惑,隨之也鬆開了眉頭,顯然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這事可大可小,那些先生一生的閱曆非同小可,若仔細精研,勝過寒窗十年,但是要說有多重要,也不見得,那些書裏很多都是一些人生瑣事,涉及到的大局觀也隻是個人看法,若是陷得深了,也容易被帶入歧途,最好的方式是選擇一些自己認為有用的部分抄錄下來,精選出的內容也能當做半部經典,林遠山雖然年幼,卻老於人情世故,這些書對他用處不大,但是聽聞林家莊近期正在大辦學堂,他們把書傳給林遠山恐怕也有這方麵的考慮”,
馬文才:“原來是這樣,那祝英台又是怎麽回事?”,
馬敏正:“這個嘛,上虞有一個名士名叫白儲年,早年也是尼山書院的學子,而且跟劉衍是故交,應該是他看上了祝英台吧”,
馬文才:“這些難道來書院就是衝著林遠山來的?既然這樣,還不如直接去林家莊找林青山”,
馬敏正:“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他們肯定去過林家莊,但是是不是見到了林青山就不知道了,畢竟林青山此人行蹤詭異,做事也令人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