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呂奉賢打電話來約劉玄喝茶。
約定地點,春城會所。
劉玄來到春城會所時,呂奉賢已經在春城會所定好包間了。
呂奉賢在劉玄到春城會所大門口時,就接到工作人員的匯報,說劉玄已經到了。
他出來迎接劉玄,劉玄和他寒暄了幾句後,一起進入包間。
二人相對而坐。
二人坐好後,服務人員為他們倒茶。
茶是好茶,杭州西湖龍井茶!
飲龍井茶最好用玻璃杯。服務人員為他們準備的自然也是玻璃杯。
劉玄端起茶杯,看了看茶葉,聞了聞茶香,品了品茶味兒。
他道:“西湖龍井,好茶啊!龍井茶不愧是華國著名綠茶,不愧是十大名茶之一。我可得好好品一品才行。”
說完,又淺飲了一口。
呂奉賢也端起茶杯小飲了一口。飲完後,他道:
“龍井茶有四絕:‘色綠、形美、香鬱、味醇’。”
接下來,二人好似真的沒什麽事兒一樣,就華國的茶文化,華國的名茶以及西湖龍井茶味道如何進行品鑒了一番。
……
喝茶,喜歡喝茶的人很多。而華國的茶文化也是曆史悠久的。
華國有十大名茶,是哪十大名茶呢?
華國茶葉曆史悠久、種類繁多,有傳統名茶和曆史名茶之分,所以華國的“十大名茶”在過去也有多種說法: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將碧螺春、信陽毛尖、西湖龍井、君山銀針、黃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鐵觀音、六安瓜片列為華國十大名茶。
1959年華國“十大名茶”評比會將南京雨花茶、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茶、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列為華國十大名茶。
1999年《解放日報》將江蘇碧螺春、西湖龍井、安徽毛峰、安徽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鐵觀音、福建銀針、雲南普洱茶、福建雲茶、江西雲霧茶列為華國十大名茶。
2001年美聯社和《紐約日報》將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頂甘露、信陽毛尖、西湖龍井、都勻毛尖、廬山雲霧、安徽瓜片、安溪鐵觀音、蘇州茉莉花列為華國十大名茶。
2002年《香港文匯報》將西湖龍井、江蘇碧螺春、安徽毛峰、福建銀針、信陽毛尖、安徽祁門紅、安徽瓜片、都勻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鐵觀音列為華國十大名茶。
而作為西湖龍井茶,卻是多次名列“十大名茶”之位。
西湖龍井茶是華國著名綠茶,是十大名茶之一,相信龍井茶的味道也是很不錯的,那麽龍井茶的味道是什麽呢?
龍井茶有四絕:“色綠、形美、香鬱、味醇”。我們品飲龍井要一看、二聞、三品味。
一看。
西湖龍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澤綠翠,內質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葉色綠。素以“色綠、香鬱、味甘、形美”四絕稱著。
二聞。
龍井茶的味道香鬱如蘭卻勝於蘭,聞茶香時,乾隆皇帝形容說好比是“古梅對我吹幽芬”。
這種茶香襲人的感覺是何?
綠茶大多衝泡三次,以第二泡龍井茶的味道最佳,是色、香、味俱全。
三品。
龍井茶初品時會感清淡,需細細體會,慢慢領悟。
品賞龍井茶,像是觀賞一件藝術品。透過玻璃杯,看著上下沉浮的茸毫,看著碧綠的清湯,看著嬌嫩的茶芽,龍井茶仿佛是一曲春天的歌、一幅春天的畫、一首春天的詩。讓人置身在一派濃濃的春色裏,生機盎然,心曠神怡。
龍井茶的味道是具有:香氣清高鮮爽,滋味甘甜,茶湯清碧,悅目動人之感。品飲欣賞,齒頰留芳,沁人肺腑。
龍井茶的特點是香鬱葉醇,非濃烈之感,宜細品慢啜,非下功夫不能領略其香味特點。
清代茶人陸次之曾讚曰:“龍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仍至味也。為益於人不淺,故能療疾,其貴如珍,不可多得。”
……
劉呂二人相談甚歡!
兩杯已盡,服務員又為他們續了一杯。
喝到一半,劉玄停杯放之於桌。
他問:“呂兄可有佳句?”
呂奉賢搖頭,道:“無。”
他又道:“既然劉兄有此雅興,我也不能敗興。我也拾一拾古人牙慧吧。”
接著,他念了一首明朝?童漢臣的《龍井試茶》。
“水汲龍腦液,茶烹雀舌春。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
念完後,呂奉賢兩眼放光看著劉玄,問道:“劉兄,可有佳句?”
呃?裝逼裝大發了!
“咳咳~”,劉玄道:“讓我想想……”
劉玄起身,在包間背著手踱步。
一步,兩步,三步……八步了。
居然沒有七步成詩?
看來他不想把逼裝的太高!
十四步後,劉玄回頭,道:“筆墨伺候!”
筆墨伺候的人不是呂奉賢,他可沒帶那些個玩意兒。
是服務員,服務員麻利地去取筆墨紙硯。
取來後,把二人桌上的茶杯茶壺什麽的都收拾了一番。收拾好後,把筆墨紙硯放於桌上。
服務員本來是要磨墨的,呂奉賢卻製止了他,並示意他來。
紙鋪好了。紙是上好的宣紙。
筆劉玄已拿在手裏,是上好的狼毫。
墨已磨好,是呂奉賢親手磨的。
劉玄提筆、運筆、寫作。
他所用乃“五字執筆法”。即:擫、押、鉤、格、抵。
擫,是按、抵的意思,是指用拇指的第一節緊按筆管的左、後側,力量由內向外。
押,通壓,是指食指第一節壓住筆管的右、前側,力量由外向內,與拇指相對捏住筆管。
鉤,是彎曲、鉤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彎曲如鉤,用第一節指肚前端鉤住筆管外側,力量從外向內,中指與食指合力,對著拇指,以更穩地控製筆管。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無名指用甲肉相連之處頂住筆管的內側,力量從右內側向左外側推出。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緊靠無名指而不接觸筆管,以增強無名指向外的推力。
他所寫字體乃瘦金體字。
鼠尾釘頭方轉角,
竹撇蘭捺小蠻腰。
死往生返遊絲引,
拉弓放箭回馬挑。
大作已寫。
呂奉賢連忙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