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之小作家

康帕烏斯

第6章 古詩翻譯就是新詩

書名:九一之小作家 作者:康帕烏斯 字數:3425

楊子建綜合各方因素,決定將第一投稿對象確定為《南劍日報》的副刊編輯――詩人言叢。

他打算給言叢負責的副刊“百花園”寫一組共五首詩歌。

詩歌性價比最高:它字數少,稿酬高,好忽悠。

詩歌稿費是按行來計算的,一行一元,中間空格也算一行,這五首詩寫一百行也才不到七百字,就有一百元稿酬,如果寫成散文,得要六七千字,這麽長的散文,除非是名家約稿,否則報紙副刊根本不可能刊發。

詩歌是最奇葩的文學體裁,說它好寫,駱賓王七歲就能《鵝鵝鵝》;說它難寫,是因為流派眾多,特別是新詩,不同時期都有鮮明風格,很難有一個標準。

對楊子建來說,編輯言叢就是古代科舉的考官,在分析其某些偏好後,便決定投其所好,握緊鋼筆,開始在作文簿的綠色方格上奮筆疾書,轉眼就寫出了兩首詩歌――

《古寺》:

帶著宿世的虔誠

遁著鍾罄的一脈餘音的呼喚

我悄悄地走來

曲徑通幽,花木飄香

在驀然回首處

展現千年古寺滄桑的容顏

莊嚴而從容

……

有晨曦照耀飛鳥的悲憫

有的潭影映照內心的寧靜

三生石上多少輪回

在這一刻

俱成空

……

《霜葉漁火》:

寒山寺外的漫山楓葉

紅了又綠,紅了再紅

一年年,荏苒千年

月起月落,寒鴉輕啼

化為滿滿的鄉愁

……

如今再登臨

那姑蘇城外的夕陽

踏著一江漁火

在晚風中遙聽帶霜的鍾聲

訴說著千載的旅舟

……

自從習慣電腦打字後,已經好久沒動筆了,才寫了兩首詩三百多字,楊子建就覺得手腕微酸。

他審校了一遍,改了一兩處,吹了吹紙,把墨跡吹幹,然後翻新一頁,把《日暮鄉關》、《巴山夜雨》和《雪國》等三首詩撰寫出來。

五首詩歌中的四首,與古詩有關,另一首也帶著古詩意境,言叢最喜歡這種傳統複古的新古典主義詩歌。

雖然在楊子建看來,這所謂的新古典主義,其實就是把古詩用現代的語言翻譯一下,打亂順序,使它的意象外沿擴展開來――換句話說,就是讓讀者覺得在原來詩歌意境的基礎上,還藏著某種未知的深意。

其實就是玩文字堆砌的遊戲,高級忽悠,讓人不明覺曆,又能自圓自說。

但這種新詩卻非常好學,而且不容易被和諧。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詩歌,大陸流行朦朧詩、印象派、新生代,什麽北島顧城海子,烙著詩人的個人氣質和傳奇人生經曆,模仿也沒有用,根本流行不起來,最後越走越窄,演變成了一種“隻有詩人才看得懂的詩”。

至於毀譽參半的汪國真詩歌,這種口號式的勵誌詩,也隻有汪教主能寫,因為它更像是一種宗教式的格言,高高在上,本質上已經脫離了生活和人性,這種詩風由他而起,也由他而終。

閩中受寶島詩人餘光中、席慕容等影響較深,另有一番發展,形成這種傳統雅致的返古詩風,喜歡從唐詩宋詞中抒發現代的感悟,言叢就是這類詩歌的探索者和推導者。

這五首詩歌是楊子建在後來創作的十五首組詩中的一部份,當時投給言叢後,因為投其所好,幾乎當周整組發表,言叢還寫了一篇高度好評的編輯評論,寄來樣報時,還夾著一封熱情洋溢的信。

當然,那時楊子建已經小有名氣,才會有這樣的待遇,如今他是一個初學者,雖然已經把有深度的詩歌或句子拿掉,采用初中生就能接觸的古詩,演繹表達的,也是原作古詩本來就有的思想感情,更像是古詩的現代翻譯體――隻要能發表出來拿到稿費,就已經“鵝米豆腐”了。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