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嚴重的問題就在於——壯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林小壯白天上課,晚上做好筆記,記錄孩子們日常存在的問題。
暫且不論各科筆試成績,口語交際也是極為重要的聽說能力,需要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過程中表現出靈活機智。
然而,現階段農村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容樂觀,尤其是邊遠地區農村壯族學生的問題,更是突出!
首先就是拚音不過關,發音不標準,然後,語言組織能力也是極為薄弱,遠遠被外麵的同齡人甩了幾條街。
上課的時候從來沒人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就算是被老師點名回答,也是沉默,或是支支吾吾了半天,臉紅了半天也說不出來。
林小壯對於這種現象感到痛心,這麽多年過去,還是在孩子們的身上看到了過去的自己。
小時候,每次被老師提問題,別說抬頭看老師了,聽到名字的那一刻,就像是受到了邪惡魔法的攻擊,緊張哆嗦,漲紅了臉,紅到了脖子梗,就算是知道答案也不敢說出口,就像是嘴巴被封印的小啞巴或是小結巴!
這種糟糕的狀態,一直從小學延續到了高中,直到大學才慢慢緩解過來。
特別實在高中那段時間,已經快成年的她還怕老師提問題,她一度覺得自己廢了,因為在學校麵對老師是這樣,那麽出去工作,麵對公司領導呢?
如果不改掉這個壞習慣,那麽將耽誤她的一生,很多機遇都會被局限起來。
好在後麵她努力轉變,讓這緊張扭捏的基因消失,整個人變得從容大方起來。
這幾天,周老師也來聽林小壯的課,課後經常跟她討論觀點,說道:“我從事農村教學工作已經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年裏,每次到縣城的學校學習聽課,發現縣城的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躍,勇於發言,對於老師提出來的問題積極討論,爭先發言。但是,一回農村,完全相反,沉默是金,緊張哆嗦是常態。”
“確實是這樣。”林小壯自己就是過來人,看著祖國大山裏的小禾苗,也是極為難過,“我們農村的學生,骨子裏好像天生自卑,麵對老師的提問總是戰戰兢兢,感覺再慈祥和藹的老師都是吃人的老虎,要麽漲紅了臉,說不出來;要麽渾身發抖,臉色慘白。對於回答問題這個環節,說得絲毫不誇張,真的就像是逼他們要上斷頭台一樣!”
“斷頭台,這比喻得很貼切啊。”周老師又是想笑,又是覺得痛心,“這些小禾苗麵對我們都這樣,以後到了外麵,還能經受什麽風吹雨打,發言不敢,上講台不敢,更別說來一次精彩的自我介紹或朗誦演講了!所以啊小壯,你是過來人,得幫幫他們啊!”
“我會的老師。”林小壯看著兩頰鬢白的周老師,真誠地答應下來。
對於目前的現狀,著力提高農村壯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確實是迫在眉睫。
林小壯對周老師說道:“老師,我這幾天離開一下,去一下鎮上的小學和初中,你把我們學校出去的學生名單給我。”
林小壯時間有限,先從本校為突破口。
根據本校學生情況為一個縮影,從實際出發,找出農村學生存在的問題,分析形成的原因,最好快點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於是她從古寨小學出去,又去了大良小學和大良中學,跟校長簡單說明了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