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那一身重孝的正是張玉的長子張輔,見燕王來到麵前、便就著馬上施禮道,
“末將參見殿下!”
“嗯,這個、張輔啊,”
朱棣看著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慈愛與關切,
“孤王的意思、此番出征你還是不要去了,等日後有機會再隨本王一起前往如何呢?”
“殿下!”
一聽這話,張輔頓時急了,
“您是覺得末將不夠資格跟隨於您、還是因為先父的事情加以關照?若是前者,那麽就正說明、末將需要多方錘煉,若是因為後者,那就更沒有必要了,因為末將不是貪生怕死之輩,而且如果先父在天之靈看見我沒有守護在殿下身邊,絕對不會原諒末將的!”
“張輔,”
朱棣歎了口氣道,
“孤王就是覺得這個時候、你還是多陪陪你的母親好。”
“家母有姐姐和兩個兄弟陪伴,末將隻要追隨殿下就好!”
張輔的眼神很是堅定,頗有其父張玉之風。
朱棣點了點頭,回過對朱能道,
“就讓他跟在你的部下、做名副將如何?”
“自然是好。”
朱能笑著朝張輔招了招手,張輔立刻開心地催馬跟在了他的身後。
朱棣又瞧了瞧另外兩個、笑道,
“你們兩個小子在幹嘛?”
“當然是和爹去打仗了!”
眾將一看都認出來了,正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而答話的正是高燧。
見大家臉上都帶著想笑的樣子,朱棣點了點頭道,
“好啊,別人家的孩子都能上戰場,沒有理由我朱棣的兒子就不能,你們兩個、還是跟著丘福吧。”
“謝謝爹!”
頭一次可以隨父王出征的朱高燧,顯得滿麵都是興奮地回答著。
就這樣、全軍再次起兵南下,首先進駐了保定紮下了大營……
不久、得到探報探得的消息,盛庸統軍二十萬依然駐紮在德州,而平安、吳傑二人駐守在真定。
到底該先打誰呢?就在眾將聚集在中軍帳中之時,這個問題無疑成為了討論的焦點,主張先打真定的將領不在少數。而就在此時,一直站在地勢圖前邊看邊聽著的朱棣,最後卻做出了相反的決定。
“諸位,那平安、吳傑其實不足為慮,”
朱棣從地勢圖前轉回身來、看向了大家,
“他們的進退完全取決於盛庸,如果盛庸那裏被擊退的話,那二人便不會再有任何的做為,所以孤王覺得還是要先去解決盛庸。”
“可是畢竟我軍現在離真定近一些,如果越過他們去德州和盛庸對戰,平安、吳傑率兵從我們背後偷襲又當如何?”
丘福不無擔心地問。
朱棣掃視了大家一眼道,
“你們放心好了,平安、吳傑經上次出兵一次便被擊敗,已經不敢貿然來襲了,隻要我們速度夠快、那兩個人可以不去理會。另外我早已命蒙古營遊騎兵在真定附近以做疑兵,而且還有駐守在深州的鄭亨一直注意著他們的動向,所以不必擔心。”
“哦……”
眾將聽了均不再做聲。
其實朱棣很清楚大家在擔心著什麽,畢竟燕軍兵力不足,這是其最大的弱點。如果盛庸踞守德州、憑借二十萬的兵力守住這座城池、應該是不成問題的,而燕軍前去若久攻不下、搞不好再象上回濟南之戰、三個月都沒能奏效,真定軍再來襲擾,那豈不是又要陷於腹背受敵之中了麽?
但是、從另一方麵講,朱棣更清楚、盛庸絕對不會呆在德州城中不出來的,理由是無論從朝庭的角度、還是從其自身的角度上看,都不允許他這樣做。
朱允炆以此一勝便告於太廟、詔告天下,會讓滿朝的人誤以為戰勝燕軍、乃至擒獲燕王的時機就在眼前,如果盛庸在此時按兵不動,縮在德州城裏不肯主動出擊,那麽守著黃子澄他們那幾個人絕對不會允許的,一定會催促其出兵。而從盛庸本人來說,其原本是從中下層將領中躍升式提拔為大將軍的,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本錢、來不遵從朝庭旨意而自行其是,更何況他也急需立更大的功勞、來鞏固其地位。
所以從這些所有方麵來看,朱棣都敢斷定、盛庸一定會離開德州,主動來和自己對陣。
然而事實證明,燕王的推測又對了——
就在燕軍以漫步似的速度、向南推進之時,德州的盛庸果然統領全軍出迎,並在夾河一帶駐紮下來。
得知消息後,朱棣立刻命全軍急速趕往那裏,在離夾河四十餘裏的地方紮下大營,然後在中軍大帳聚將。眾將已得知盛庸離開駐守的德州,均對燕王的準確判斷倍感欽佩,隻等他一聲令下、便再次與這個勁敵展開交鋒。
不過見了大家躍躍欲試、十分期待的目光後,朱棣不過是雲淡風輕地告訴他們,不要急於求成、更不得帶有焦躁情緒做戰,之後讓全軍將士好好地休整一天,以便養足銳氣,說到最後就隻有一句話,
“都散了吧。”
這就完了?
眾將你看我、我看你,卻也沒有別的可說的,便紛紛散去、各回各營。
等大家全都走的差不多了的時候,卻有一個人還留在原地沒有動。朱棣發覺後抬頭看了看,卻原來是譚淵,便問道,
“譚將軍可還有事麽?”
“是啊……”
見燕王向自己詢問了,譚淵猶豫了一下,可還是上前一步施禮道,
“末將有個請求,殿下能否讓末將來擔任此次大戰的前鋒?”
“哦,原來是為了這個……”
朱棣審視地看著他,略一思索道,
“此番與盛庸對戰的前鋒另有他人來擔任,譚將軍隻管聽從孤王調派即可。對了,將軍屬下的強弩營暫時交由本王來指揮,將軍且先下去休息吧。”
“這……”
譚淵的臉色青一陣、紅一陣,看起來還想要說什麽,可還是忍住了道,
“末將遵令。”
看著他走出大帳的身影,朱棣的心中又開始平靜不下來了——
在他的心目中,譚淵的地位僅次於張玉、朱能,甚至還在丘福之上,是隨自己曾經一塊奪取北平九門的心腹將領之一,平時在一起也是無話不談、親密無間。但自從上次滄州射殺降卒事件之後,朱棣也真的很生他的氣,故而一直都沒有加以理睬,但這不等於想就此將其棄之不用,不過是想讓他冷卻一段時間,憋一憋其嗜殺、暴躁的性格。但是就剛才譚淵的情緒上看來,在此役結束後,自己還是有必要找個時間和他談一談。
心中已經做好了打算,可朱棣卻沒有想到、已經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