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十一年九月 臨安皇宮高宗書房
趙構聽了秦檜奏報,哼了一聲道:“怎麽,連朕的金牌都調不動他嶽元帥?”秦檜奏道:“前後聖旨兩道,金牌十二道,嶽飛才勉強動身,到了臨安後便辭去樞密院副使,聖上準其奏,令其帶職休息,然而嶽飛並不安分,還上書阻撓合議,這個陛下是知道的。”趙構道:“大臣各有職守,嶽飛身為武將,有戰聽令殺敵,無戰操練兵士,國家和戰大事,豈容他做主?”秦檜道:“不止此也,臣已經獲得嶽飛罪證四款。罪一,淮西大戰收到陛下督戰禦劄十三道,卻擁兵不動坐觀成敗;罪二,朱仙鎮屯兵克扣部下糧草;罪三,平日裏持功高多次口出狂言,對聖上朝廷不敬;此三條先不提,尤其第四條,他明裏自動辭官交兵權,卻暗中讓其子嶽雲鼓動張憲、王貴二將挑動兵亂,要挾朝廷奪回兵權。現有其部下王俊,王貴口供。請陛下禦覽。”
趙構看了看秦檜送上的罪證,皺皺眉問道:“金國那邊對和談怎麽說?”秦檜道:“金國主帥完顏宗弼信中說【爾朝夕以和請,而嶽飛方為河北圖,且殺吾婿,不可以不報。必殺嶽飛,而後和可成也】,指名道姓要我國先殺嶽飛才肯和談。”說罷又把宗弼親筆信呈上。
趙構聽罷,在桌前踱了幾步,麵向窗外道:“朕不是那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漢高祖,各位將帥為國血戰的功勞朕都記得,也願意他們富貴終身,封妻蔭子。即便小有過衍朕也不計較,那劉光世虛報戰功,那張俊貪汙扣餉,甚至那韓世忠出言頂撞朕,朕都容得,前幾日韓帥上奏要買田地,朕高高興興地答允了。可是唯有這嶽飛,擁兵自重不聽朝廷調遣,他一心想當諸葛武侯北伐留名千古,拿朕當成那虛君阿鬥,如此久而久之必成國家之患。愛卿傳朕旨意,命楊存中帶兵拘押嶽飛至大理寺聽審,其子嶽雲,部將張憲也一並拘押;此事全權委托愛卿處置。”秦檜跪地接旨。
趙構又道:“朕所以言和,一則為了兩國軍民不再生靈塗炭;二則朕身為人子,自己在都城享有天子之尊,父母卻在關外受苦?何為人哉?”說到此,也抹抹眼淚,道:“朕知道金人條約苛刻些,但如今宣和皇後(指趙構生母韋太後)春秋高,朕思之不遑寧處,屈己請和,正為此耳。父皇已經駕崩關外,母後再不歸來,朕豈不成了千古罪人?愛卿可告訴金人,別的都依他,宣和皇後必須送還!”秦檜聽罷跪地落淚道:“陛下仁慈愛民,純孝格天,必能感動上蒼,和議必成!”
臨安城外護城河邊
許貫忠找了個挨著河邊的酒家,挑了個僻靜座位坐了,此刻還是早上,便點了少許酒食。自己拿起玉簫吹奏起來。蕭音婉轉悠揚,但不一會就滯澀了。他知道自己有心事。嶽飛、嶽雲、張憲三人已經被楊存中帶禁軍拘押在大理寺,不久就要提審;而宋金兩國達成了《紹興和議》,規定宋向金稱臣,金冊宋康王趙構為皇帝;劃定疆界,割讓從前被嶽飛收複的唐州、鄧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並且金答應送徽宗棺槨和高宗生母宣和皇後歸國。
貫忠這些日子為營救嶽飛東奔西走,今日通過關係遊走得到嶽飛罪狀和宋金議和消息,心中大驚。坐在座位上反複籌劃,心中叫苦道:“嶽帥危矣。昏君啊昏君,你為保你的半壁河山享樂,為了你一己之親情,竟然認敵為父,割讓將士鮮血奪回的土地,奉獻百姓們的民脂民膏,到最後必然還要殺掉大宋中流砥柱來取信於敵。這和談或許能給南方帶來幾年太平,但這恥辱簡直是第二次靖康之恥!”
屈辱,憤怒,悲抑化成怒火在許貫忠心上燃燒,他不由又拿起了玉簫,這次吹奏的正是嶽飛在朱仙鎮大捷是填寫的滿江紅。實乃是震撼千古,氣貫日月之詞,幾年來自軍旅傳入民間,無數通音律之人爭相為之譜曲,傳說高宗暗中下令禁這首詞,然而就算真的禁了詞,如何禁得百姓吹奏?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兩個人悄悄站立在許貫忠背後,不去打擾他,一直聽完蕭聲,一人讚道:“敢問閣下所奏是否是嶽少保滿江紅詞?”許貫忠回頭一看,一人認得,正是臨安布衣才子劉允升,此人本是才子,卻不屑於科舉功名,與許貫忠相識;另一適才問話之人和劉允升年齡相仿都是三十餘歲,貫忠卻不認得。劉允升忙笑道:“這一位是虞允文,川蜀文人,這幾日來臨安,我陪他四處遊走,卻偶遇許兄。”三人皆笑,貫忠讓酒保再添杯筷,對二人歎道:“這位虞先生真是了得,小可適才吹得真是嶽少保作。”虞允文笑道:“小弟隻是聽劉兄說起嶽帥含冤入獄,許兄一直奔走各方,打聽營救,再聽蕭音中悲憤不平之意,胡亂猜的。”劉允升問道:“許兄奔走之事,可有眉目?”許貫忠歎道:“既然虞賢弟不是外人,我且告知,千萬不可亂傳。”便低聲把嶽飛罪狀和宋金合議條件說了一遍,原來此刻民間隻知嶽飛入獄,別的尚不知曉。劉,虞二人聽了大驚。
虞允文低聲道:“這和議若成,豈有天理?明明金人禍我大宋多年,反去向他賠款稱臣?誰不知道六國之亡弊在賂秦?這和議簽完,金人若養足國力再來攻打,那時東南半壁都保不得。”貫忠道:“不止此也,金人還提出必殺嶽帥才能言和,這一下朝廷必殺嶽帥求得苟安。”劉允升大怒道:“我便豁出性命不要,也要保嶽帥出來!”
紹興十一年十月 臨安大理寺。
朝廷聖旨命大理寺正卿周三畏勘問。三畏接了聖旨,供在公堂,即在獄中取出嶽飛審問。嶽飛來到堂上,見中央供著聖旨,連忙跪下道:“犯臣嶽飛朝見,願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拜畢,然後與三畏見禮道:“大人,犯官有罪,隻求大法台從公審問!”三畏吩咐請過了聖旨,然後正中坐下,問道:“嶽飛,你官居顯爵,不思發兵掃北,以報國恩,反在淮西之役按兵不動,坐觀成敗,又且克減軍糧,你有何辯?”嶽飛道:“法台老大人差矣!若說按兵不動,現有聖上來往禦劄十三道等可證。攻守進退聖上交代很明白,難道嶽飛奉旨坐觀成敗不成?”周三畏道:“這按兵不動,被你說過了,那克減軍糧之事是有的了,還有何說?”嶽飛道:“嶽飛一生愛惜軍士,如父子一般,故人人用命。克了何人之糧,減了何人之草,也要有人指實。”三畏道:“現在你手下軍官王俊、王貴告帖在此,說你克減了他的口糧。”嶽飛道:“朱仙鎮上共有十三座大營,有三十餘萬人馬,何獨克減了王俊名下之糧?望法台大人詳察!”
周三畏聽了又問:“你命令嶽雲暗中指示部將張憲,王貴縱兵擾害百姓,要挾朝廷,可有此事?”嶽飛問 :“可找嶽雲、張憲、王貴一起來對質”周三畏點頭道:“已經派人去找王貴等人證來此。嶽帥你於國家有功, 若果有過失,不妨和本官招了,請聖上從輕發落;若待證人齊備,問出實情,你可就自誤了。”嶽飛聽到這裏,把上衣脫掉,露出後脊,讓堂上之人看到背上“精忠報國”四個字,說道:“大人明鑒,嶽飛唯以這四個字為一生之使命,生死榮辱顧不得了。”堂上之人有的見了,當場落淚。周三畏也暗暗歎息。
周三畏心中暗暗想道:“這樁事,明明是秦檜這奸賊設計陷害他。我如今身為法司,怎肯以屈刑加於無罪?”便道:“元帥且暫請下獄,待下官傳到一幹人證問明,再候旨定奪。”嶽飛謝了,獄卒複將嶽飛送上獄中監禁。
那周三畏回到私行,悶悶不悅,仰天歎息道:“得寵思辱,居安慮危。嶽侯做到這樣大官,有這等大功,今日反受這奸臣的陷害。我不過是一個大理寺,在奸臣掌握之中,若是屈勘嶽飛,良心何在!況且朋惡相濟,萬年千載,被人唾罵;若不從這奸賊之謀,必遭其害。真個進退兩難!不如棄了這官職,隱跡埋名,全身遠害,豈不為美?”定了主意,暗暗吩咐家眷,收拾行囊細軟。解下束帶,脫下羅袍,將印信襆頭象簡,俱安放案桌之上。守到五更,帶了家眷並幾個心腹家人,私出湧金門,潛身走脫。
正是: 待漏隨朝袍笏寒,何如破衲道人安?劣馬戀餞無多日,野鶴無籠天地寬。
到了次日天明,吏役等方才知道本官走了,慌忙到相府去報知。秦檜大怒,要將衙吏治罪,眾人再三哀求,方才饒了。就限在這一於人身上,著落他們緝拿周三畏。又行移文書,到各府州縣勒限緝獲。秦檜見周三畏不肯依附他,掛冠逃去,想了一會,便吩咐家人道:“你悄悄去請了萬俟卨、羅汝楫二位老爺來,我有話說。”家人領了鉤旨,來請二人。那萬俟卨乃是杭州府一個通判,羅汝楫是個同知。這兩個人在秦檜門下走動,如狗一般。聽說是大師相請,連忙坐轎到相府,下轎一直進書房內來參見。秦檜賜坐待茶畢,二人足恭問道:“太師爺呼喚卑職二人,不知有何鈞諭?”秦檜道:“老夫相請二位到此,非為別事,隻因老夫昨日差大理寺周三畏審問嶽飛罪案,不想那廝掛冠逃走,現在緝拿治罪。老夫明日奏聞聖上,即升你二位抵代此職、委汝勘問此案。必須嚴刑酷拷,市實他的罪案。要了他的性命!若成了此段大功,另有升賞。不可違了老夫之言!”二人齊聲道:“太師爺的鈞旨,卑職怎敢不遵?總在我二人身上,斷送了他就是。”說罷,遂謝恩拜別,出了相府回衙。次日,秦檜就將萬俟卨升做大理寺正卿、羅汝楫做了大理寺丞。在朝官員,哪個敢則一聲!二人即刻上任。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