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真實的“蝴蝶效應”――薩拉熱窩事件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
其大意為: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係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係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其他係統的極大變化。
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製,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卷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製,隻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的軍隊在鄰近塞爾維亞邊境的波斯尼亞(當時處於奧匈帝國統治之下)舉行軍事演習,軍事演習的目標對著塞爾維亞(當時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現在大概也是),奧國皇儲弗蘭茨・斐迪南親自參加這次軍事演習。他是一個極端的軍國主義分子,從小就被送到軍隊裏去培養,在奧匈陸軍中有較大影響。他主張用武力吞並塞爾維亞,擴大奧匈帝國的版圖,強化奧匈帝國的統治。舉行這次軍事演習,不僅是為了向塞爾維亞炫耀武力,同時也是為了向波斯尼亞顯示奧匈帝國的統治權力。奧匈帝國的猖狂挑釁激起了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的極大憤怒,為了打擊奧匈帝國的囂張氣焰,報複斐迪南的挑釁行動,他們決定刺殺斐迪南,這一刺殺行動是由一個名叫“黑手黨”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秘密組織周密計劃並付諸實施的。一個不起眼的民間組織居然給整個歐洲帶來了災難,並永久性改變了此後的世界格局。
1914年5月,在德國的大力支持下,奧匈決定在鄰近塞爾維亞邊境的波斯尼亞薩拉熱窩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時間選定在6月28日,這一天是塞爾維亞被土耳其征服的紀念日(1386年6月28日)。這次演習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出動了兩個兵團,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夫婦決定親自前往薩拉熱窩巡視。
奧匈的這一挑釁行動,大大激怒了塞爾維亞愛國者,“黑手黨”和波斯尼亞當地的秘密民族主義團體“青年波斯尼亞”擬定了行刺斐迪南的計劃。
塞爾維亞政府事前已發覺了刺殺斐迪南的行動,並反對這一行動,擔心這一事件可能導致可怕的後果,因為塞爾維亞難以抵擋奧匈的軍事進攻。塞爾維亞政府通過本國駐奧匈公使提醒奧匈政府注意,如果斐迪南前往波斯尼亞,將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奧匈政府對這一警告置若罔聞。
6月28日清晨,“青年波斯尼亞”組織便在奧皇太子所要經過的大街上布置了7名刺客。上午10時左右,斐迪南夫婦在城郊檢閱軍事演習之後,乘坐敞篷汽車傲然自得地進入薩拉熱窩城。一長列皇室汽車緩緩駛過人群擁擠的街道,隻有稀疏的憲兵和警察布置在道路的兩旁警戒。斐迪南坐在第二輛車上,索菲亞坐在他的右邊。
當車隊經過市中心駛進阿佩爾碼頭時,埋伏在這裏的第一個暗殺者沒能動手,因為一個警察走過來站在了他麵前。相距不遠的另一個暗殺者察布裏諾維奇突然從人群中衝出來,向斐迪南夫婦乘坐的汽車扔出一枚炸彈,但炸彈被車篷彈到地上,在第三輛車前爆炸,碎片擊傷了波蒂奧克雷將軍的副手和索菲亞的女侍。斐迪南故作鎮靜地走下車,察看了現場,對被警衛捉住的察布裏諾維奇瞄了一眼,然後登車揮手說:“先生們,這個人發瘋了,我們還是按原計劃進行吧。”車隊迅速駛進市政廳,斐迪南夫婦參加了市政廳舉行的歡迎儀式,然後略作休息,驅車前往醫院看望受傷的隨從。
本來是去醫院,但司機偏偏轉錯了方向,正好撞上了在街口拐角處守候的普林西波。刺殺的機會來了。普林西波拔出手槍,剛要舉槍射擊,離他不遠處的一個警察發現了,箭步衝上來欲抓住他的手臂。在這一瞬間,剛趕到的一位名叫米哈伊洛・普薩拉的“青年波斯尼亞”成員,揮手猶如一道閃電,朝警察頸部猛擊一拳。這時,普林西波的槍聲響了,奧皇儲夫婦中彈身亡。周圍頓時一片混亂,米哈伊洛趁機逃離了現場,而普林西波當場被捕(後來死在獄中)。
弗蘭茨・斐迪南在薩拉熱窩遇刺事件被推動戰爭的兩大軍事集團所利用。事件發生的次日,奧匈總參謀長赫特岑多夫和外交大臣貝希多爾德都認為:“解決塞爾維亞問題”的時機到了,要求立即進行軍事動員,對塞爾維亞宣戰。但他們也擔心俄國的幹預,於是就請求德國皇帝威廉幫忙。
6月28日星期日下午,德皇在基爾海麵遊艇上獲悉弗蘭茨・斐迪南遇刺身亡,立即停止瀏覽活動。他活像一個押下了賭注的賭徒一樣,不停地狂叫道:“現在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德國人預感到日俄戰爭後,俄國的軍事力量正日益增強,而現時貌似強大的奧匈帝國將日趨衰落,於是德國做出了發動戰爭的決策。
在德奧準備發動戰爭的同時,俄法兩國也積極備戰。7月20日,法國總統彭加勒和總理維維安尼訪問俄國。兩國相互保證說,一旦對德國開戰,兩國一定履行自己作為盟國的義務。俄國過去在1909、1912和1913年的國際危機中,曾經三次讓步和退縮,現在他決定這次絕不讓步。
得知俄國準備出兵援助盟國塞爾維亞,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給表兄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發去了電報,請他推遲出兵,以防歐洲發生大規模戰爭。猶豫不決的沙皇得到了大臣們的告誡:俄國大軍已成待發之勢,此刻收兵如同強行阻擋全速運轉的“巨大機器”,其損失無法估量。於是,150萬俄國官兵準備向西挺進。最終,俄國出兵的消息決定了歐洲的命運。
英國方麵也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並且認為遲打不如早打,再拖延下去,將對自己不利。因為英國看到德國的生產能力比自己強大,在海軍造艦競賽中將會很快趕上來,希望在目前仍保持海軍優勢的情況下,通過戰爭擊敗危險的競爭對手。不過在薩拉熱窩事件後,英國開始並沒有流露參戰的意向,因為它既擔心德國懸崖勒馬,又怕承擔首先發動戰爭的責任。英國國內,12名內閣成員不讚成參戰,特拉法加廣場上的群眾集會要求英國宣布中立。在聲勢浩大的和平運動的壓力下,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向德國駐英大使說,英國同俄法兩國沒有任何同盟關係,不受任何義務約束,並一再申明英國的態度是“盡一切可能防止在大國之間發生戰爭”。
奧匈在德國的支持下,選擇法國總統彭加勒7月23日離開俄國回國這一天,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限令48小時答複。在通牒中,奧匈蓄意挑釁,使用了侮辱性語言。但是,塞爾維亞為了避免戰爭,盡量克製忍讓,除了不同意奧匈派人幹涉塞爾維亞內政之外,其餘各項均表示接受。可是,奧匈不顧一切地按照預定計劃,於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
奧匈發出最後通牒之後,俄國通知奧地利,攻擊塞爾維亞會引起俄國大軍的西進,並表示俄國不容許奧地利打垮塞爾維亞,成為巴爾幹半島的霸主。
7月26日,英國外交大臣格雷提議德、英、法、意四國調停奧、塞之間的不和。但英國在暗中極力慫恿法俄對德奧作戰,並保證給予支持,這就給法俄兩國壯了膽。英國的真正麵目是在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的第二天才公開暴露出來的,帝國主義不可能拒絕戰爭。
7月28日,奧匈帝國出兵塞爾維亞,為斐迪南大公夫婦複仇,揭開第一次世界大戰序幕。奧匈背後有德國,塞爾維亞背後是俄國。俄國還有兩個曾經的敵人,現在的朋友,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英國)和法蘭西共和國。
7月29日,時任英國首相格雷接見德國大使,明確表態說:“如果衝突僅僅限於俄奧之間,英國可以保持中立;如果德法兩國卷入,那麽局勢立刻就會發生變化,英國政府在一定條件下,將被迫做出緊急決定。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作壁上觀了。”當德皇威廉二世最終獲知英國參戰的真正意圖之後,曾打算懸崖勒馬,勸告奧匈接受英國的調停。可是,奧匈已對塞爾維亞宣戰兩天了,軍隊已經開進塞爾維亞境內。事情到了這一步,不可能再挽回。
7月30日,俄國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並警告法國保持中立,不得選邊。法國當即拒絕,德國立即向法國宣戰,並迅速侵入中立國比利時。比利時是英國的安全屏障,德國入侵,損害了英國的利益,英國不得已卷入戰爭,對德,以及奧匈宣戰。
奧塞戰爭迅速爆發,俄法兩國站在塞爾維亞方麵,立即進行戰爭總動員。7月31日,德國向俄國和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它們停止總動員,遭到斷然拒絕。7月3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德國皇帝命令50萬德國士兵向東開進,迎敵作戰,抗擊俄軍。
8月2日,德國總參謀部為了實行“施利芬”計劃,向比利時送交最後通牒,要求允許德軍借道比利時對法軍作戰,並限在24小時內答複。700萬人口的比利時勇敢地拒絕了德國的無理要求,並向英國求援。同時警告德國,對其邊界的任何侵犯都將遭到抵抗。
8月3日,德國對法國宣戰,150萬大軍向法國邊界開去,走上了戰爭的不歸路。
8月4日,德國悍然破壞1839年簽定的“保證比利時永久中立”的條約,四路德軍侵入比利時。英國獲知德國入侵比利時後,於8月4日當天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無條件尊重比利時中立。但德國宰相貝特曼對英國駐德大使聲稱:“國際條約不過是一張廢紙。”結果,比利時士兵和無辜平民慘遭殺戮,德國的罪行引起了世界的公憤。
8月5日,英國以德國破壞比利時中立為由,對德國宣戰。
這樣,在短短一周時間內,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在一片戰爭的叫囂聲中紛紛亮相,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大國都卷入了這場為期4年的血腥戰爭。
這一刺殺事件即刻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起初,沒有人想到刺殺事件會在不久之後讓無數成年男子命喪沙場。然而,由於帝國之間的結盟、殖民地的利益爭奪和相互猜疑,災難終於發生了。
這不僅僅是歐洲大陸的災難,那幾顆子彈還引起了亞歐大陸東方一個古老國家長達幾十年的苦難――落魄千年古國與新興島國之間幾十年的血戰,“中日戰爭”,遠東版的“三十年戰爭”抑或“百年戰爭”。
起初,這場混戰與東方並沒有關聯,但日本自從甲午以來相繼打敗中俄兩個大國,自以為躋身於世界強國俱樂部,格外熱衷於國際事務。902年英國和日本為對抗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而結成的軍事同盟。20世紀初,英國為了加強在遠東的地位,力圖假日本之手遏製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而日本為侵占朝鮮和中國東北急於尋求反俄的同盟者。1902年1月30日,英國外交大臣蘭斯多恩侯爵(第五)H.C.K.佩蒂-菲茨莫裏斯和日本駐英大使林董簽訂了《英日同盟條約》。
鑒於日本與英國的同盟關係,英國參戰後照會日本:假如戰爭波及遠東,務請協助英國保護威海、香港。日本迅即表示一定會采取必要措施。
再看地主肥羊國,中國。
當時的英德兩國在遠東都有巨大利益,英國不僅占有香港,而且租借了威海衛;德國租借膠州灣,也就是後來的青島,其經濟影響力遍及山東及華北。英德戰爭很可能會在中國打響,那時中國該怎樣應對?
當時的北洋政府是這樣考慮的:
中國與交戰各國都有外交關係,不好也不壞,既沒有敵對國也沒有鐵哥們盟國,反正都是狼,都是惹不起的主。中國的最佳選擇就是潔身自好,置之度外。8月3日,北洋政府外交部發布一個通告,強調交戰各國不得在中國領土領海及租借地交戰。緊接著,公布“局外中立條規”,“切盼尚未加入戰團的美國、日本兩國能出麵勸告交戰各國不要將戰火引向遠東”。
可是巨大的利益擺在那裏,中國要想置身事外絕對不是一句空洞聲明能辦的了的。和平需要實力,需要硬實力,也就是足夠強大的武力作為保障。
曆史上,人家美國沒有發表過任何的類似聲明,但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幾乎都沒有燃燒到美洲本土(某些德國潛艇艇長不知好歹做事的例外)。美利堅合眾國的強大實力讓她保護下的這塊大陸遠離戰火,誰也不想招惹一個巨人。那時美國也不需要中國幫忙,從來都是中國需要美國。那時的美利堅合眾國出於自身利益考量宣布:“美國支持中國方麵的和平聲明,讚同租界、租借地中立。”
與美國的和平主義表態相比,好戰的日本狼則不買中國羊的賬,狼從來都不買肥羊的帳,有史以來,大明,大清,除非羊打敗狼。日本拒絕了中國限製交戰地區的和平建議,並接受英國邀請,派遣軍艦至青島附近海麵遊弋實施港口封鎖,製定並提出作戰計劃要配合英軍殲滅德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
兩條路擺在中國麵前,北洋政府可以不參戰,也可以參戰。但做這樣的決斷時,一定要以國家利益至上,政黨、派係利益不應在外交事務中提及。參戰有參戰的國策和法度,不參戰就要執行中立國的法度。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8月9日,外交次長曹汝霖竟然麵告日使小幡酉吉:如日本政府能對流亡東京的“亂黨”首領孫文等斷然處置,予以驅逐,那麽中國可以允許日軍在青島登陸。北洋政府此類荒唐“無法度”做法,並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當日軍後來侵入萊州時,外交總長陸宗輿依然利用日人急於尋求中國幫助的心情,要求日本放逐居留日本的革命黨人。泱泱大國的中央政府居然在用國家主權換取某小國對政治對手的迫害,這樣包藏政治私心的對外交涉如何能不被對手牽製!!後來的蔣政府還是這樣被日本人牽著鼻子走。
日本要參戰了。日本參戰,除了履行英日同盟責任,主要目的還是要擴大在中國的權益。日本政治家清晰看到西方的混亂不會很快結束,這正是日本在亞洲擴張的最好時機。8月15日,日本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在中日兩國海麵上的軍艦一律撤退或解除武裝,並要求德國在9月15日前將青島無條件交給日本,“以備將來交還中國”。
日德交涉關涉中國權益,日本在提交最後通牒時,也曾向駐日公使提交副本,外相加藤高明麵告中國公使:日本並沒有占領中國土地的野心,中國既守中立,自無參戰之理。如中國自生內亂不能自平時,日本將和英國一起幫助中國平息動蕩,維持遠東和平。日本的說辭,具有極大誘惑力,這也是中國後來一再做出錯誤選擇的原因之一。
德國在接獲日本最後通牒後曾與中國聯係。過去十幾年,德國在青島、山東有巨大投資,這些投資的效益還沒有充分顯現。戰爭不可能永遠打下去,德國希望將其在山東的權益交還中國。至於具體條款,德國希望戰後再交涉。青島、山東的主權屬於中國,中國隻是將青島租借給德國九十九年,將山東優先開發權讓渡給德國。
中國此時如大膽接受德國請求,隻是提前終止租借合同,即便與英日發生某種不愉快,但大致上還可以理解。收回主權還可以使領土人民免遭戰禍,此上上之策。然而中國政府鑒於英日軟硬兩手,特別是日本的誘惑,中國硬是雷人拒絕了德國方麵實現兩國雙贏的請求。
中國方麵對德國說不的理由很簡單:英日反對。這是明著的台麵話,暗的不便言說的理由是:1、日本已承諾會將青島交還中國;2、日本會接受中國請求,驅逐孫文那些“亂黨”,甚至幫助中國平息內部動蕩。這第二點對政府太尼瑪有誘惑力了。
當時北洋政府內部有智慧者曾想到日本可能不會那麽順利將山東權益還給中國,曾派員與美國交涉,希望美國出麵向德國接管山東權益,之後由美國還給中國。
美國沒有急於選邊,其立國原則為貿易自由。隻要不損害貿易自由,美國對世界事務並不願意多事,所以對於中國請求,美國不願得罪日本,拒絕考慮,僅勸說日本應確保中國領土完整、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信守諾言,盡早尋機將青島還給中國。一堆沒有殺傷力的廢話,但又是足以滿足中國要求的漂亮話。
對於美國的要求,日本狼再作鄭重承諾:日本對中國沒有領土野心,隻要德國無條件交出青島,日本一定尋機還給中國。狼對羊說,你那塊肉我吃了後再給你。
假如日本真的履行承諾,中日關係一定會在過去二十年和平發展基礎上提升一大步,中國一定會感謝日本的擔當、大度:對英國夠朋友,對中國夠意思。可日本畢竟是個短視的國家,一個利益至上的小人。另外,當時的中國沒有實力,沒有足夠的能力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才是最根本原因。
正義是需要實力背書的,弱國無外交!!
不久之後,缺乏實力的北洋中國隻能再次重演十年前日俄戰爭中大輕國“局外中立”丟人現眼的荒誕弱國國際外交故事。
已經成長為亞洲第一強國的日本為了盟國大英帝國不惜一戰,這是履行承諾。但日本不是發兵歐洲,與英軍並肩對陣德國,那樣成本太高,費力多還沒有果子吃。日本選擇了一條便捷的路,幫助英國在遠東發難,摧毀、奪取德國在中國的利益。這辦法不費太多力氣,大英在歐洲吸引德軍主力,太郎這邊完全是下山摘桃子。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日本無法接受中德磋商,無法同意德國將青島交給中國。道理很簡單,青島交給中國了,日本還怎樣幫助盟友呢?
日本執意要用這種辦法幫助英國,中國不希望這個結果,無奈與中國關係不錯的美國不願得罪日本;當時與中國關係也不錯的英國也勸中國不必這樣做,可憐弱國隻能被強國擺布。
英國公使朱爾典勸告外交部參事顧維鈞:“接受這樣的安排,不要去掙那些不切實際的虛名了。日本既然答應歸還,就不必一定要從德國手裏直接拿回了。即便德國現在將青島交給中國,鑒於情勢,又有哪個大國會承認呢?”
當時的北洋中國沒有鐵杆盟友,更沒有必須開戰的敵人。中國曾想趁機與德國翻臉,與日本一起進攻德國在青島的軍事設施,無奈日本不同意。麵對世界大事變,諾大的中國,竟然被排斥在事件之外,除了青島是中國的,似乎沒有中國什麽事。
8月23日,最後通牒期限到了,德國並沒有按照日本指令給予答複。日本隨即按通牒宣布對德宣戰,與英軍一起進攻青島。
在過去十幾年,德國在青島修築了不少炮台。這些炮台基本上都是麵對大海,防止敵人從海上襲擊。克虜伯大炮威力不凡,從海上看,青島似乎是固若金湯。
攻方,日本人對山東的地形地貌太熟悉了,甲午戰爭時,他們在山東作戰,並在威海征服了最後的北洋海軍。日本沒有像德國設想的那樣從海上進攻,而是繞到芝罘,從龍口登陸,由陸路向青島推進。對於日本的做法,中國應起來抗爭,應乘機直接介入日本不願讓介入的戰爭,而且是對日戰爭,因為日本這一次是不宣而戰,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日本沒有通過外交渠道向中國報備借道龍口。據顧維鈞回憶,大總統袁世凱獲悉日軍行動,還是山東都督的報告。日本顯然違反了國際公法,這給中國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抗爭理由。
然而,袁世凱卻不準備這樣做。在總統府緊急召集的會議上,顧維鈞被袁世凱點名首先發言,顧維鈞認為,日軍在龍口登陸的行動已公然違反了國際公法,因為中國已宣布對歐戰保持中立。那麽根據國際公法,交戰國雙方應該尊重中國的中立。因此,為了表明中國確在盡其中立國的責任,中國有義務保衛國土以維護其中立立場。顧維鈞明白主張中國應動用武力,抵禦日軍侵略。
參加會議的政務高級參事伍朝樞在發言中認為顧維鈞的看法是對的,中國必須履行其中立義務,才能按照國際法保障中立國的權利。如中國不保衛其中立,沉默即便不是承認,也等於是默許日本的行動。
袁世凱轉問陸軍總長段祺瑞,他想從陸軍總長那裏了解中國軍隊能采取哪些行動。段祺瑞說,如果總統下令,部隊可以抵抗,設法阻止日軍深入山東內地。不過,由於武器、彈藥不足,作戰將十分困難。袁世凱直截了當問段祺瑞抵抗可以維持多久。段祺瑞說四十八小時。袁世凱又問:四十八小時以後怎麽辦。段祺瑞望了望總統,說聽候總統指示。
軍隊“不給力”,可能是袁世凱放棄武力抵抗的原因之一。袁世凱再問外交總長孫寶琦,孫寶琦支支吾吾不知所雲,但可以肯定是外交上也沒有什麽好辦法。袁世凱環顧左右,期待各部總長說點提氣的話,無奈各位沉默不語,靜候總統指示。
袁世凱深深歎了一口氣,說他很明白根據國際法,法學家們認為中國應該怎樣做,然而我們毫無準備,怎能盡到中立國的責任呢?他認為,國際法是人製訂的,中國為什麽不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製訂自己的國際法呢?袁世凱拿出一張事前準備的小紙條作為發言依據,他提醒各位同僚,十年前發生在東北的日俄戰爭,中國沒有力量阻止日軍行動,隻好劃出“交戰區”。那麽,現在也可以劃出一條走廊,日軍可以通過走廊進攻青島,中國不幹涉日本在此區內通過,在此區之外中國仍保持中立。
9月3日,外交部照會各國公使,以山東龍口萊州及連接青島附近各地為交戰國行軍區域。中國重演十年前故事,局外中立看著兩個“友邦”在中國境內廝殺。日俄戰爭屈辱一幕再次上演,地點換了山東半島。十年前“局外中立”讓中國付出了不小代價,人民慘遭蹂躪,付出巨大犧牲。中國唯一的收獲,就是借著日本的手驅逐了賴在那兒的俄國人,換成了“共存共榮”的日本人。曆史還會重演嗎?答案是肯定的。
擁有日俄戰爭豐富局外主人經驗的前大清官員袁世凱劃出一條供交戰各國通過的走廊。這在表麵上看對各國是平等的,大家都可以使用,我這個主人對你們兩個在我家打仗的客人仁至義盡了。實際上,這個舉措極大的偏袒了日本方麵,方便了日軍進攻德國守軍。這個政策一宣布,立即引起德國公使強烈抗議。
青島戰役於1914年10月31日開始,至11月7日結束。日本於這場戰役中獲勝,占領青島。這是在一戰期間,日本首次與德國正麵交鋒,同時也首次與英國聯軍參戰。
1914年9月2日,日軍已調動了以第十八師團為主力的陸軍4.5萬人,配備了數百門重型攻城重炮、山炮、野炮在內的火炮和多架飛機,於山東龍口強行登陸。日軍先是在15天內先後侵占了黃縣、掖縣、平度、即墨以及膠濟鐵路沿線城鎮,最終屯兵李村向青島逼進。當時日本海軍已出動了60餘艘軍艦,對膠州灣進行封鎖並從海上攻擊駐青德軍,但由於德軍在膠州灣內布下大量水雷,因此青島東側登陸幾乎成了日軍唯一的選擇。數日後,又有一隊總兵力約2000人的英軍也在仰口灣登陸,史料稱其中還有印度士兵。
1914年9月26日,日、英聯軍開始向青島外圍發動進攻,逐步占領了孤山、樓山、羅圈澗等處的德軍外圍陣地。
就在日軍從仰口灣登陸的第二天,德軍即派58名官兵來到浮山高地設了觀察哨,並建立了5個防禦工事,儲備子彈6萬發、手榴彈300枚、照明彈2000發及足夠堅持8天的食品和水,準備與日軍周旋一段時間。而日軍要想摧毀德軍在青島市區各個山頭的炮台,就必須在縱深地帶安裝大口徑重炮,但德軍觀察哨的存在使日軍無所遁形。
1914年9月28日淩晨,日軍派出兩個中隊的兵力摸黑向浮山發動偷襲。由於山高路陡,淩晨3時30分,這些日軍突然遭到德軍步槍的射擊,由於辨不清對方的位置,隻好派出15人的小分隊迂回到德軍陣地的東南腳下展開搜索,其餘日軍散開繼續向德軍陣地推進。
10月2日12時30分,約30餘名德軍士兵分兩路,從日軍陣地的正麵和側麵發動進攻。正在半山腰視察的日軍軍官急忙指揮部隊撤往山頂固守。德軍一個機槍小隊攜帶兩挺重機槍,從台東鎮方向渡過海泊河來到橋東北方約50米的大道上,架好機槍向四方山頂猛烈射擊。衝上山的德軍被日軍擊退,德軍兵力較少,退下後又與海泊橋警戒哨所的德軍會合。
德軍的重機槍一直射擊到下午1時。這時位於台東鎮東側的12門德軍野炮,也開始向四方山上的日軍部隊發炮轟擊,但由於距離較遠,日軍傷亡不大。10分鍾後德軍全線停火,3名德軍士兵打著紅十字旗,抬著擔架從海泊河橋警戒哨所走出來,來到四方山下抬走死傷者。
當天下午,日軍第四十八聯隊的指揮官認為,當夜德軍可能還要來進攻,便又派出一個步兵小隊和一個重機槍小隊前來支援四方山的日軍。晚上8時許,德軍各野炮陣地開始向四方山標高54米高地猛烈轟擊。3日9時15分,又掉轉炮口向山的周邊地帶射擊。日軍發現在陣地前沿約有60名德軍,正慢慢地接近日軍據守的四方山。原來,在德軍先鋒部隊的後麵大約有300餘名德軍,兵分三路突然殺向海岸堡壘以東2公裏處的四方山。
這一天是當地農曆九月十三,月圓未滿,能見度較好。日軍在四方山標高58米高地的東南側約200米處的鞍部地帶,封鎖住通往東吳家村的小路。當德軍走到離日軍陣地約200米處時,日軍突然猛烈射擊,德軍立刻散開還擊。
9時30分,另一隻德軍從東吳家村方向朝日軍陣地的左側襲來,並快速衝至日軍陣地前五六米處,突然遭到日軍的排子槍,德軍大亂,退了下去。隨後,德軍在強攻了10分鍾後便後撤了。此時陣地的正麵還在激戰。
激戰至夜間10時20分,日軍的增援部隊趕到,德軍聞訊開始後撤到山前的出發地,乘坐汽車返回台東鎮。
當夜,日軍加強了在四方山的兵力,並派出前哨對海岸堡壘方向進行警戒,嚴防德軍再來夜襲。事後,日軍代表和德軍代表共同協商,將陣亡的德軍官兵安葬在四方山東北側的大山。
在掃清駐青德軍的外圍防線後,日軍推進至了當時的青島市區範圍內。德軍守城的最後一道防線由五大堡壘組成,其中,中央堡壘位於如今的鎮江北路上。德軍深知,五大堡壘防線一旦被突破,德軍將無險可守,再也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因此在五大堡壘防線上布下重兵。由此,日德雙方進入僵持階段,直到1914年11月6日晚上。
攻擊德軍中央堡壘的日軍部隊,為山田旅團步兵第五十六聯隊(久留米部隊),由聯隊長加滕大佐率領的第三大隊(隊長是中島少佐)擔任主攻。11月6日晚,能見度良好,可以看清幾十米開外的景物。傍晚5時30分,先有一個工兵小隊來到外壕前沿,在鐵絲網上剪開一個寬6米的大缺口,接著又冒著德軍小湛山北堡壘方向的機槍火力,在內壕的鐵絲網上剪開一個口子。晚上6時30分,工兵小隊用炸藥轟塌德軍的外壕壁,同時在兩個方向上開辟出供步兵突擊隊衝鋒的巨大通道。隨行的偵察兵仔細地觀察了德軍在陣前的火力部署和突擊方向,返回後向大隊部做了詳細匯報。
加藤大佐根據匯報,斷定日軍有可能在此處突破德軍的防線。而且,經過近幾日的反複攻擊,德軍的戰鬥意誌已經出現疲憊消沉。另外,德軍一般在拂曉時分警覺性較高。故在此時,德軍的兵力應全部布置在野戰工事內,以待敵軍突擊。也正是由於德軍這種消極古板的作戰原則,給日軍創造了一個極好的突擊時機。
當晚8時許,日軍第三大隊要求炮兵停止轟擊中央堡壘。晚9時30分,又派出一個小隊的步兵,在工兵分隊的協助下前往中央堡壘前沿實施突擊。日軍工兵在重機槍的掩護下,將外壕鐵絲網破壞了近100米,還將兩條突擊通道擴大至10米寬。如果此次得手,後麵緊跟著一個中隊的步兵。夜間10時30分,日軍第三大隊第十中隊第三小隊出發。此時,德軍好像也觀察到日軍攻擊中央堡壘的意圖,從夜間10時開始,德軍後方炮台向日軍中央集團的第三攻擊陣地開炮轟擊。午夜11時30分,日軍突擊隊在德軍的炮擊聲中向中央堡壘前沿進發。
11月7日淩晨0時50分,大隊所屬炮兵用擲彈筒和迫擊炮向德軍中央堡壘的後方陣地及小湛山北堡壘的北側實施炮擊,中央堡壘沒有還擊。淩晨1時,工兵分隊在壕底架起三個梯子,日軍悄然迅速地進入外壕,乘著夜幕悄悄上前,拆除堡壘正麵高坡上的鐵絲網,並翻過內壕來到掩蔽部的前麵。
此時,德軍堡壘依然是那樣沉靜。淩晨1時15分,工兵拆除了德軍中央堡壘前邊布設的電控地雷後,日軍小隊在中村少尉帶領下,占領了德軍前沿的散兵壕,來到距德軍掩蔽部約50米處,對掩蔽部的周邊地勢進行近距離偵察,隻見德軍高大的掩蔽部仍然像往常一樣,寂靜無聲。突然,防禦工事裏的值班德軍發現了偷襲上來的日軍,11名慌亂的德軍在堡壘的北側用重機槍封鎖住通往掩蔽部的小路。日軍突擊隊見狀立刻迂回至堡壘的南坡,利用高大的掩蔽部遮擋德軍的機槍子彈。德軍更加驚慌失措,向台東鎮東堡壘方向退去。這時,工兵趕緊上前將電話線、地雷線、探照燈線等全部割斷。
11月7日淩晨1時20分,日軍突擊隊兵分兩路迂回到堡壘的後方,來到巨大隱蔽部的大門前不足30米處時,發現外麵隻有一名德軍的監視哨兵在值勤,那名德軍士兵被眼前突如其來的情況驚呆了,竟忘了鳴哨報警,日軍見狀迅速地衝了上去。隨後,日軍包圍了掩蔽部。這時,日軍士兵已經來到掩蔽部大門外的樓梯口向掩蔽部內的德軍喊話勸降。沉默片刻後,德軍的指揮官決定放下武器。
很快,日軍的太陽旗首次插上了德軍的前沿堡壘。
中央堡壘淪陷以後,德軍大感不妙,遂集中全部炮火轟擊中央堡壘,組織軍隊反攻,企圖奪回堡壘,但未能成功。日軍乘勢從前後兩麵夾擊各堡壘,先後攻陷湛山、台東鎮等堡壘。伊爾底斯兵營諸炮台隨後也相繼失守。
11月7日早6時,俾斯麥南炮台失陷。6時30分,俾斯麥北炮台亦告失守。至此,德軍最後一道防線全線崩潰。7時,德軍在觀象山懸掛白旗投降。此役,德軍戰死150人,被俘4000餘人,日軍死亡1000餘人。德軍在投降前夕,將炮台火炮自行炸毀,軍艦、浮船塢自沉海中。
1914年11月7日下午4時,青島德軍正式向日軍投降,德軍在青島的總兵力為10735人,日本調集兵力5萬餘人,內有英軍1682人。日軍除從海上攻擊外,又先後於龍口、嶗山灣登陸,迂回背擊青島。經兩個多月的陸海激戰,德軍終於投降。日軍於11日上午10時入城;14日,發表占領青島宣言;16日,舉行入城儀式;27日,日本天皇發布命令,在青島設守備軍司令部,任命神尾中將為青島守備軍司令官。
青島又淪為日本殖民地,日本人取代了德國人,中國北洋政府的希望又一次完全落空。這種結果比青島留在德國人手裏還要糟糕。日德交戰中,中國人民遭受極大損失。日軍不僅占領青島市,還侵占萊州、平度、即墨、膠州、濰縣、張店、濟南,劫取了膠濟鐵路全線。,駐守青島的德軍就投降了,日本人浩浩蕩蕩開進,迅速接管了德國整個租借地,包括青島,以及青島至濟南的鐵路。
日軍的行動引起中方高度恐慌,也給中方出了一個難題。中方既然已默認日軍對德軍的進攻,並讓出了一條通道,那麽現在還有什麽辦法能遏製日軍在山東的行動呢?中方自甲午戰爭以來原本就對日本在亞洲的擴張政策心存疑慮,日本此時趁著歐戰在中國大舉用兵,不能不讓中國人浮想聯翩。這是明擺著要占領整個山東啊!!
12月29日,外交次長曹汝霖與日使日置益舉行會談,中方宣布取消中立戰區,並讓駐日公使陸宗輿正式通知日本外務省。日本不願接受中國政府的宣布,要求中方應與日方妥善協商後方能取消。英國公使也向中方施壓,勸告中方應謹慎從事。
1915年1月7日,中國照會英日兩國,宣布取消山東特別行軍區域,恢複原狀,要求在中立區的日軍必須盡快撤走。日本接到要求後並不接受,日本認為,中方宣布取消山東特別行軍區域為未當,日軍的行動不會受中方這個宣布的影響與約束。
中方對日本的預感是準確的,日本確實不是簡單地幫助英國趕走德國。英日盟約隻是日軍行動的一個理由,日本決心利用這個機會,利用列強忙於歐戰而無法東顧,實現其亞洲目標。
早在日軍攻陷青島後第三天(1914年11月10日),日本內閣會議議決對華交涉案,也就是後來所說的“二十一條”。為了讓處於第一線的外交官充分理解政府的意圖,日本在軍事行動進行時,命駐華公使日置益返國,麵授機宜,並與政界元老反複推演交涉可能遇到的問題。在經過充分準備並報經天皇裁定後,日置益攜帶這份經過精心準備的“對華交涉綱要”即“二十一條”悄然回到北京,尋找一個合適時間向中國政府正式提出。
日置益以剛從東京返回為理由,請求外交部安排時間麵見大總統袁世凱。經磋商,時間定在1915年1月18日。是日午後三時,袁世凱與日置益會麵。寒暄後,日置益將精心準備的“二十一條”說帖麵遞袁世凱。日置益不忘追加一句:
日本政府對大總統表示誠意,願將多年懸案和衷解決,以進達親善目的。此奉政府訓令,麵遞條款,願大總統賜以接受,迅速商議解決,並守秘密。實為兩國之幸。
“二十一條”後來一直被理解為日本“滅亡中國”計劃書,由於日本刻意強調以秘密方式進行,更增加了中國人對日本要求的擔憂。“二十一條”分為五項,第一項共四條,要求中國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並有擴大。德國在山東的權益,是1898年以來中國讓渡給德國的,現在日本通過戰爭控製了山東,事實上已接收了德國的權益。日本要求中國確認,在事實上承認了中國對山東的主權。這個要求,類似於經濟學上所說“確權”。
“二十一條”第二項共七條,要求中國承認日本在南滿、內蒙古東部享有居住、經營工商業、築路、開礦等一切權利,將旅順、大連和南滿、安奉鐵路租借期延長至九十九年。這一項顯然超過了日本此次在山東對德國的軍事行動,不管日本用什麽理由,都讓中方覺得別扭,覺得日本有乘人之危的意思。
第三項共兩條,要求中方將漢冶萍公司改為中日合辦,附近的礦山不經公司同意,不準他人開采。這是一個具體的中日合資項目,同意與否,無關大局。
第四項一條,要求中方不得將沿海各港灣、島嶼租借或割讓給其他國家。
在中方看來最嚴重的是第五項,共七條,日方要求中方必須聘用日本人為政治、財政、軍事顧問,中國的警察、兵工廠必須中日合辦。日本享有南昌至武漢、杭州、潮州間鐵路修築權。日本在福建擁有開礦、築路、建海港、船廠等特權。第五項,被中方視為對國家主權的嚴重侵犯。正如一些外交官所說,假如中國如所要求的那樣聘用日本人,那麽中國何在,與亡國何異?
日本在對德行動之初曾承諾將青島尋機移交中國。假如日本此時兌現承諾,即便日本不向中國提出什麽條件,中國也一定會心存感激,盡量讓日本分享中國的市場、資源。
然而,日本在歐戰爆發後太過膨脹了,迫切期望利用這個時機壟斷亞洲。日本的行動,觸犯了列強的利益,但中國最初又忽略了這一點,沒有及時將日本的要求向列強透漏。
日置益當麵叮囑袁世凱謹守秘密,且就袁世凱接受這些要求的好處作出一個口頭暗示。這個暗示,擊中了袁世凱的軟肋。日置益先談了中國革命黨人與許多在野日本人關係非常密切,日本政府“無法製止這些人在中國興風作浪,除非中國政府確實能提出某種友好的證明”。日置益還說,大多數日本人對袁大總統的印象並不好,他們認為大總統是堅決反日的,中國更願意與歐美國家親近而與鄰國日本為敵。“如果大總統現在接受這些條件,日本人民就會相信大總統對日本是友好的,而日本政府那時也將有可能向大總統提供援助。”
自從宋教仁被刺死亡以來,袁世凱確實受到革命黨人的極大困擾,秩序失範,政治混亂,中央政府層麵幾乎陷入了無政府狀態,袁世凱說了算的政府與各個階層精英組成的議會幾乎在所有重大問題上都很難取得一致。中國沒有在一戰爆發後迅速介入,沒有加入戰團,不是中國不想,而是中國不能,政治的紛爭讓一切重大決策無限期後延。
日置益的說辭引起了袁世凱的思考。在這次談話中,袁世凱沉默不語地坐著。在袁世凱看來,“二十一條”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這個打擊使他驚呆了。據說,袁世凱隻說了這麽一句話:“今夜我不能對你作任何答複。”
送走了日置益,袁世凱迅即召集外交部總次長、總統府秘書長等會議,預定交涉步驟。在隨後的日子裏,中日兩國外交官進行了二十多輪談判。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也對日本施加了一定壓力,美國不希望日本趁著歐戰無限度擴大在中國的影響力。至於國內民眾,也在這次交涉中被政府動員起來了,各地反對“二十一條”的呼聲日漸高漲。這是近代以來中國民眾第一次介入外交衝突。
麵對中國政府的不妥協,麵對民眾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麵對國際社會壓力,日本一方麵作些讓步,放棄對中國最不利的“第五號要求”,另一方麵不顧中國民族主義情緒,於1915年5月7日悍然向中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限5月9日下午六點前答複,否則將執行必要之手段。
與口頭威脅相配合,日本軍艦在渤海一帶遊弋,在山東等地的日軍開始增兵,日僑紛紛撤走。給人的感覺,中日戰爭一觸即發。
對於中日之間可能爆發的軍事衝突,與兩國關係均非泛泛的英美兩國高度關注。美國公使芮恩施竭力勸告中國應盡量避免與日本發生正麵衝突。英國公使朱爾典也是這個態度,勸說袁世凱政府接受日本條件,畢竟第五號已經刪除。“目前隻能暫時忍辱,隻要力圖自強,埋頭苦幹,十年以後,即可與日本一較高下。”否則,中日衝突一旦發生,歐美諸國現在無暇無力東顧,吃大虧的還是中國。
英美的勸說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決策。5月8日,袁世凱召集各部部長,以為英美等國無力幫助,而中國自身國力未充,難以兵戎相見,隻得接受“二十一條”第一至四號部分要求。
消息傳出,輿論嘩然。各地抗議運動此伏彼起,為挽回民心,袁世凱果斷立了牌坊,大總統下令將接受“二十一條”那一天作為“國恥紀念日”。
中國被迫接受日本的要挾,確實夠恥辱的。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讓中國在甲午戰爭二十年後,在中國轉身,甚至改變國體後再次受製於日本呢?當時各界人士最普遍的觀點:中國不夠強大,因此中國應該以此為戒,埋頭苦幹,壯大自己,臥薪嚐膽,十年複仇。
並不是所有中國人都這樣認為,就在中日交涉最艱難的時候,一直關注中國政治發展的年輕政治家楊度,1915年3月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思路。他在此時撰寫的《君憲救國論》,深刻分析此次中日交涉曆史背景,以為中國此次無力與日本對抗,主要的不是中國實力上不如人,而是中國在政治發展道路上陷入了民主主義、共和政治的誤區。
按照楊度的分析,國家的根本目的,就是建設一個讓人尊敬的強大國家。而立憲,就是國家實現富強的基本手段。蓋立憲者,國家有一定之法製,自元首以及國人,皆不能為法律以外之行動,人事有變而法製不變;賢者不能逾越法律而為善,不肖者亦不能逾法律而為惡。國家有此一定之法製以為之主體,則政治永遠有善政而無惡政,病民者日見其少,利民者日見其多,國中一切事業,皆得自然發達,逐年遞進,循此以至於無窮,欲國之不富不強,烏可得乎?
在楊度看來,立憲、法製,而不是共和,才是一個國家強大的製度基礎。要想實現立憲,君主,而不是民主,才是關鍵。一個不可爭奪的大位,一個擁有絕對權力的權威主義者,才能給國家帶來真正的進步,而不是名義的、名詞的進步。
楊度名言:“非立憲不足以救國家,非君主不足以成立憲。立憲則有一定法製,君主則有一定之元首,皆所謂定於一也。救亡之策,富強之本,皆在此矣。”
楊度的《君憲救國論》完成後,並沒有公開發表,而是通過總統府內史夏壽田報給了袁世凱。假如這篇文章當即公開發表一定會引起極大爭議,那麽袁世凱或許會有所猶豫。而由於是“內參”,袁世凱閱讀後大加讚揚,以為楊度的方案“灼見時弊”。帝製土地上長出的果子天生就有這土地的基因,稱帝之心,人皆有之,沒有的是因為沒在那個位子上。
國家改製無疑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袁世凱欣賞楊度的說法,但並沒有聽風就是雨,輕率采納楊度的建議。袁世凱一方麵聽任各方麵自由研討,另一方麵鄭重其事委托美日憲法專家古德諾、有賀長雄進行研究。
就其理論而言,民國成立以來在政治上的困境,當然與國體變更密切相關,但是中國既然踏上了共和的路,是否必須廢除共和,重建君憲?以後世眼光看當然不必,但在袁世凱等人看來,要想克服日本帶來的危機,舍此別無辦法。
基於這樣的想法,袁世凱帝製自為的步伐被各方麵自覺不自覺地推動,但當進入實施階段,梁啟超、蔡鍔等人登高一呼,洪憲王朝未及開國而垮台。緊接著,“新青年”登場,新文化開鑼,至一戰結束,巴黎和會外交失敗,中國政治再轉向,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至此,各種製度算是在中國湊齊了。
聯邦製,邦聯製,軍人獨裁製,封建帝製,君主立憲製,民主製,共和製,議會製,鄉黨元老製,宗教集權製……
華夏大地上的“萬國博覽會”,除了汽車,軍火,還有製度。
經過日德戰爭,日本取代德國成為青島的殖民統治者。最終,青島主權和山東問題成為1919年五四運動的導火索,經過鬥爭和外交談判,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主權。然而,日軍卻駐紮在了山東,不久之後,1928年濟南事變,老蔣軍事統一全國的步伐到此終止。
濟南慘案之後,蔣光頭總司令決定暫緩北伐,這標誌著蔣放棄了親自領兵打入北京的計劃,也意味著蔣決定暫時延緩對北方的控製,而集中全力於鞏固在南方的統治。這一教科書中一筆帶過的事件實際對以後中國曆史發展的影響極大。
毫無疑問,中國的統一不利於日本,也不利於其他世界強國,中國分裂狀態最好。隨後,中原大戰,九一八事變,毛蔣內戰……這背後少不了各個強國的身影。最終,一切神劇的源頭誕生了……8年,大神們虐了日本人八年,可誰都清楚,明明是某大國被小國虐了八年。這八年造就了當今的東亞格局。
再回到第一次槍響的地方,薩拉熱窩的槍聲,開槍打死斐迪南皇太子的是一位名叫加費格裏?普林西波的塞爾維亞青年,當時他隻有19歲,還是個中學生。普林西波其實並不機警,完全是一係列偶然因素使他成為刺殺斐迪南的塞爾維亞民族英雄。一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改變了大人物們精心規劃好的曆史進程。雖然斐迪南遇刺僅僅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而戰爭的準備可能早已在進行,但是不能不說這個事件產生了所謂的“蝴蝶效應”。
薩拉熱窩與中國遠隔千山萬水,然而這一槍及其深刻影響了中國曆史進程。讓中國曆史方向巨變,深刻影響了後世,直至現在,曆史的進程往往充滿了偶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