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易天南與常明兩個人都曝出了自己的絕招,本著一招定勝負,可是沒想到常明自己竟然卷進了爆炸之中。
而眾人都以為常明會輸掉這場比試的時候,常明卻是憑借這一杆大旗完好無損地衝出了爆炸的範圍,眾人在驚訝的同時,還有莫名的興奮,常明完好無損,也就是說戰鬥會繼續下去。
這般精彩的戰鬥讓他們看得大呼過癮,雖然僅僅不過是半個多時辰的戰鬥而已,但是卻讓眾人大開眼界,他們本就不想讓戰鬥這般結束,如今常明沒事兒,豈不是正和他們的心意。
但是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常明竟然放棄了比試,照他的說法,自己借用了法寶的力量,已經輸了,因此他直接認輸,甚至還以自己的血收回了血劍。
這般奇葩的想法,不知道震驚了所少人,法寶的力量不也是自己力量的一部分嗎?為什麽要將法寶的力量與自己的力量分開?
而且既然你那樣認為,為什麽還要借用自己的血劍呢?用血劍不用大旗,這,這,這……真是莫名其妙,簡直不可理喻。
常明是華麗麗地走下了擂台,留下了獨自在風中淩亂的眾人,竟然認輸了??!!這,這,我特麽不是在做夢吧?這種事情怎麽可能發生?
易天南在台上也蒙了,這常明是在唱哪一出啊?真是搞不懂!!看著常明走下擂台的背影,
“常兄,難道就這麽放棄了?咱們的戰鬥可是還沒有結束啊!!”
“不,已經結束了,但是,咱們的戰鬥不僅僅隻有一場,因為……”常明聽到易天南的話,口中說著話,而他的身子已經飄身上了易天南旁邊的一個擂台。
那意思不言而喻,他竟然要參加那個擂台的比試。原則上,一個人可以才加兩次初賽,常明這就用上了他的第二次機會。
易天南看到常明的行動,就明白了他那句話的意思,他竟然想要與自己在接下來的第二場第三場比試中再度戰鬥,這不僅僅是對自己必然通過初賽的自信,還有對於戰鬥的執著與狂熱。
雖然搞不懂常明那腦子裏麵在想些什麽,而且自己這場比試‘贏’得也不是很光彩,但是至少自己也沒有輸,現在站在擂台上的還是自己,不是嗎?
常明剛剛登上的那個擂台上,哥們剛好將自己的對手擊敗,如此如醉地看著易天南與常明之間的戰鬥,而常明的行為也是讓他震驚不已,在他還沒有緩過來的時候,就發現常明竟然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來到了自己的擂台上。(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這兄弟眼淚都快下來了,這可真是躺槍啊,自己就是看看你們比試怎麽了?至於這麽報複自己麽?他竟然將常明的登台當成了報複?
唉,怪隻怪他的擂台距離易天南的擂台太近了,怪隻怪他的擂台上隻有他一個人吧!!讓我們為他默哀……
這兄弟很有自知之明地默默走下了擂台,看了剛才常明與易天南的戰鬥,他知道自己與常明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自己常明戰鬥,那純粹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還不如留著法力還有精力,去進行自己的第二次嚐試,興許可以進入下一輪也不一定。
這樣一來,易天南與常明,就同時在擂台上了,而且都是每個人一個擂台……
這一切都發生在很短的時間裏,完全不給人消化的時間,而有人反應快一點,有的人反射弧就要長一些……
如果是這種差異發生在同一擂台上的兩個人,那麽不還意思,反射弧較長的那位,隻有被虐的份,在不超過的三息的時間裏,至少有十個擂台上的戰鬥結束了。
其中有接近勝利提前勝利的,也有接近失敗反敗為勝的,也有相持不下一舉拿下的,而被擊敗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臉上滿是幽怨地看著常明,這自然是後兩者的人了。
不過,這已經不在常明的考慮範圍之內了,他現在渴望的是趕快將第一場比試結束,進入下一場的比試,剛才與易天南的比試讓他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這種戰鬥才是真正的戰鬥,才是自己追求的戰鬥,接下來,這樣的戰鬥會越來越多吧?常明的眼睛掃過會場中某些身影,心中火熱地想到。
而那些天驕的目光也是漸漸地落在了常明與易天南的身上,腦海中回想著,兩個人的戰鬥過程,心中一抹凝重,自己如果與其中一人對戰,該怎麽應對呢?勝負會如何?
而有的人眼中則是露出了一抹火熱,渴望著與他們兩個人的戰鬥……
易天南與常明之間的戰鬥僅僅隻是整個初賽場中的一個特例,他們戰鬥之後,就再無波瀾,不,是再無如此大的波瀾。
至少每位天嬌,就像是被常明與易天南刺激到了一般,他們顯露出自己的部分實力,一般都是直接一招秒掉對手,毫不拖泥帶水。甚至不時地爆出一記大招,掀起了一個個小高潮。
終於,參賽的人逐漸地都上過擂台,而那群天驕的擂台上基本已經閑置了下來,他們用自己的實力警告著所有人,也是宣告著自己的對自己腳下擂台的主權。
最後有爭執的那些擂台,就是一些實力不是頂尖,而又是相當不錯的人在爭,越是到這個時候,於是考驗他們的時候,這個時候考驗的是他們的眼力,還有謀略。
眼力,看出究竟選擇誰作為自己的對手;謀略,則是算計一下擂台下剩下的有參賽資格的人,然後謀劃自己何時上台才是最佳。
終於在天黑的時候,初賽終於是結束了,作為東道主的萬仙宗有二十三人進入下一輪,五分之一還要多。不過很少有人報之以驚訝。
真正讓他們震驚的是,儒家竟然有五人進入了下一輪,分別是四大書院的首席弟子,還有易天南。
這可是真的讓眾人小小地震驚了一把。畢竟在往屆這種比試,儒家一般都是連參與都很少的,更不用說進入下一輪的比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