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宮的黃門傳旨小太監離開汴京的時候,武植在青州就準備迎接聖旨了。
聖旨的內容正是武植所期盼的。
當朝皇帝陛下,對武植開創的素描畫和油畫非常感興趣,對謝清的繪畫才華非常讚賞,特招武植入開封為翰林圖畫院執教,招謝清破格入太學和翰林圖畫院侍讀學習。還格外恩寵賜了武植同進士出身。
所謂“同進士”出身,意思是朝廷承認的和科考的進士一樣的學曆,並無區別的意思。
但是,帶了這個“同“字,其實也就是不同,一般賜這個出身的都是朝廷為了鼓勵屢試不中的學子們,給他們個進士的出身,讓他們有官做。
所以,宋朝幾乎沒有範進那樣大齡連個舉人都難考上的學子,在宋朝隻要你有這個毅力,早就給你比舉人更好的進士出身,給正式官職當了。
不過宋朝的學子們都是被慣大的,在他們看來“同進士”這個出身就是對自己莫大的侮辱,所以在不中第後,就算朝廷給了這個出身,大多數人也都是會拒不授,回家繼續讀書來年再戰的。
而且,就算接受了這個出身,以後在官場上也處處被正牌進士看不起,更別指望坐上兩府宰相高位了,在宋朝曆代中,隻有一位同進士出身的相公級別高官,而且還是忍氣吞聲了半輩子,最後因為黨爭鬥的太厲害被推出來當擋箭牌的。
這個人的結局自然是不那麽好的,最後被人聯合給整下了台,並踢出了汴京。
…………
但是,對於武植來說,這個同進士出身意義就特別重大了。
有了這個出身,就代表他正式進入了大宋的士大夫階層,從此以後,隻要不是謀反篡位,就算武植犯了天大的錯,朝廷也不會動用行政命令誅殺或者抄武植的家,就算皇帝都不行。
因為宋朝有祖訓,不殺士大夫,士大夫犯錯,一般都是貶官,輕一點的貶到富裕的州府當個知州通判,還有機會會中央;重一點的貶到不毛之地當個團練使之類的;最重的不過是貶到國境最南邊海南島的瓊州。
就像蘇軾。
可是被貶到瓊州也是個市長級別的官員。
所以,這個出身就是一道堅挺的保命符,比免死金牌有用多了,皇帝若是想殺士大夫,整個文官集團都會群起反抗,他們也懂這其中的厲害關係。
而武植有了這個出身,也沒什麽好不好意思的,因為武植不是書生,他是商人,而且他在文壇也小有名氣,對於一個頗有才華的商人來說,同進士出身就不是侮辱,而是實至名歸的榮耀了。
對於皇帝這道聖旨,武植饞涎欲滴,他巴不得立刻就接下聖旨,謝官家恩典呢!
不過,在黃門太監宣讀聖旨後,領著幾個小謝清躬身的武植立即直起了腰板,毫不猶豫的說出一番拒絕的話。
“在下才疏學淺,不能堪當此重任。”
就這麽簡單的一句話,言簡意賅的拒絕了皇帝的聖旨,連個謝字都沒有。
當然不是武植狂拽炫酷叼炸天,敢和皇帝對著幹,而是因為,按照宋朝的傳統,對於各種任命都要禮節性的推辭三次,最後再“勉為其難”的接受,方顯得誌趣高潔,不失為孔聖人門徒。
連皇帝登基都推三次,武植哪能免俗?
黃門小監對武植微笑了下,他一進門的時候就收到武植暗暗塞的十足份量的利是,自然對武植客氣,而且這第一道聖旨本就是走個過場,大家都心知肚明。
請辭了武植,黃門小監被武植安排到得意樓住了幾日,又到武植府上宣讀了第二份聖旨。
汴京距離青州路途遙遠,其實他身上是帶著三份聖旨的,第二次念完,武植再推辭一下,到了第三次就是正式的了。
“在下才疏學淺,不能當此任。”
武植說完,黃門小監會心一笑,將聖旨往袖口一塞,躬身告辭了。
武植也在笑,隻是武植的笑頗有些狡詐的味道。
又過了三五日,這次小太監十分隆重的來到了武植的府上,第三次宣讀了官家的聖旨。
“茲聞武植自創素描一派畫技……朕觀之不禁拍案驚奇………其愛徒謝清,朕甚愛之……特賜武植同進士出身,招為翰林圖畫院執教翰林,謝清天資獨厚,允入太學,並為翰林圖畫院侍讀童生。欽此!”
聖旨內容和前兩次沒什麽兩樣,微笑的聽完聖旨,武植抬起頭,看著一臉輕鬆要將聖旨遞給自己的黃門小監,悠悠道:“在下才疏,不敢接!”
言語沒有半點猶豫。
小監捧著聖旨的細膩小手頓時停在了半空,他臉上也滿是驚愕。
“武…武大官人,這…這已經是第三次了。”小監以為武植忘了次數,提醒道。
“我知道是第三次了,但是我真的不想接這道聖旨。”武植聲音平靜,後略帶歉意道:“勞煩公公回開封複命吧!”
小監睜大著明亮的眼睛,不解對武植道:“大官人,到底為什麽不接呢!這可是多美的差事啊,不妨向你透露一句,官家最愛去的地方,除了內宮的禦花園和城外的艮嶽,就是這翰林圖畫院了,而且官家對你十分欣賞,你若領了這旨,以後可就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啊!這是多少人盼都盼不來的!”
武植不以為意道:“我說了,在下才疏學淺,不能擔此重任,公公隻需要如實回稟就好。至於榮華富貴,對我如浮雲也!”
“然而我就喜歡陰天多雲的時候。”——這句話自然是武植在心裏加上的。
小監見武植心意已決,隻好嘟囔了兩句告退了。
“隻是個執教而已,不是什麽重任啊……”
小監走的時候,武植自然不會虧待他,雖然旨意原封帶回,但是他個人肯定是滿載而歸的。
望著小監的背影,武植輕輕的搖了搖頭,這個黃門小監太年輕,還是個菜鳥,還需要多鍛煉啊!
若是換成李彥那樣的老油條來傳旨,聽到武植三次回複後,肯定不會多問半個字的,更不會這樣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