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花轎臨門,新娘上轎
吉時到了!
晌午過後,未時一刻,是新娘上花轎的吉時。
喜房裏忙開了鍋,喜婆把房裏的人往兩旁驅散,給劉銀杏蓋上紅蓋頭,攙著新娘出了門。
馬氏中午沒吃飯,就坐在房中一直陪著自個兒的閨女兒。娘倆說說哭哭,這會兒已是哭成了淚人兒。
李半夏也坐在旁邊,陪新娘子說話。說到動情處,眼見著小姑這一嫁,姑嫂相見一年還不知隻得幾次,也有些哽咽。
古代閨女出嫁,母女抱頭痛哭,李半夏當初還覺著這一點很奇怪,明明是大好事為何要哭?但想到古代民風民俗,與現代大有不同,嫁出去的女兒等於潑出去的水,出嫁從夫,女兒以後在夫家遭遇了什麽事,生活得如何,都不是娘家能顧慮得到了。
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山高水長,女子又不宜出門,回個娘家還要再三知會婆家,母女見一麵著實不易。這也就怪不得,會如此的難舍了。
不過,女兒哭嫁這回事,真要追溯起來,好像是古代女子抗親和搶親遺留下來的。經過這麽多年,這其中的意味也慢慢改變了。
花轎已到了門前,按著大楊村的習俗,女兒在上花轎之前,由爹爹和兄長背著上花轎。這之前,出嫁的閨女還得淋花露,跨火盆,意思便是洗除新娘身上的風塵和黴運,一身幹淨和清白地到婆家去,以免帶了什麽厄運到了夫家,為夫家招惹禍事。
劉銀杏低頭,紅蓋頭掩映下看到那盆燃燒著火苗的炭盆,笑得有些諷刺和發苦。
一早浸泡好的梅花、水仙還有杜鵑花花露意思下的在劉銀杏身上點了幾滴,事畢,劉銀杏跨過火盆,走到了屋外。
劉申薑年紀大了。背閨女恐怕有些吃力,劉東山又腿腳不便,這事還得劉西山來辦。
劉西山今日一身喜慶,穿著一身新衣,原本心情還有些鬱結,隨著李半夏的到來而一掃而光。這會兒又恢複了他開朗的性子,中午又多喝了幾杯,這會兒說話可是連舌頭都大了。
馬氏叫人給劉西山擰了一把冷手帕,讓他擦擦臉,喝得醉醺醺的。別把他妹妹從背上摔下來。
鞭炮聲已經劈裏啪啦地放起來了,在迎親者“三請”、“四清”後,才見穿霞披、戴鳳冠,蓋大紅方巾的新娘劉銀杏。被她的二哥劉西山給背出來了。
在臨上轎之前,馬氏喂一口“上轎飯”到劉銀杏嘴裏,意謂不忘養育之恩。接著母女倆又是縱聲大哭,有俚語曰:“娘家哭得震天響,婆家家當嗒嗒漲。”
劉西山背著劉銀杏,上了花轎。花轎的旁邊圍滿了人。除了劉家這邊的賓客親朋,還有趙家那邊的迎親隊伍。
在大楊村這個地方,是由新郎的小叔子或者媒人帶著人到新娘家迎娶,新郎則坐等家中。
趙家派來迎親之人正是趙暮山的弟弟趙清山。趙晨宗稱他一聲叔叔,趙清山在趙家地位僅次於趙暮山,自個兒也打下了一片不小的基業。今日由他來迎親,也可看出趙家家主對這門親事的看重和對劉家表現出來的誠意。
趙清山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比趙暮山小了好幾歲,看起來還十分的年輕。身體硬朗,骨骼挺拔,依稀可以看出他年輕時一定是個很英俊的男人。
趙清山為人十分和氣。還有幾分儒雅。聽趙家老爺子說起過,他這位弟弟不但習武,學問還很不錯。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翩翩瀟灑的飽學之士。
上前與劉家二老寒暄了幾句,向其再次保證趙家定不會虧待了他們的閨女,晨宗也會好好對待銀杏之類的話。馬氏和劉申薑也鄭重將閨女交托給他們趙家,懇請他們一定要好好照顧她,切莫委屈了她。
趙清山又和劉家其他人一一見過,才回到轎子前。
劉銀杏上了花轎後,在轎中坐定。在花轎之內的座下放著一隻銅火熜(音同“宗”),內燃炭火及絨香。隨轎有兩名年輕人在旁,等轎起之時與花轎一同緩緩前行,稱壓轎。
轎子將到,新郎家安排人前去接待。相遇時,男方向女方贈糕點,以示敬意。這時壓轎者從火熜內點一袋煙,一袋袋地吸著回去,稱“接香火”。
李半夏在這半年多了,也曾看見過村裏的男子娶親,對這些習俗多少也知道一些。第一次見的時候,也就跟個好奇寶寶似的,但凡有什麽不懂的,就抓著劉東山的袖子追問。劉東山雖然訝異於她對這些事一竅不通,卻還是很有耐心地給她一一解釋。
所謂入鄉隨俗,李半夏對這些習俗縱然有難以理解之處,卻也不會對其嗤之以鼻。即便是其中一些不合情理之處,也隻有淡定地接受。
不隻是女方,男方在娶親之時也得遵守許多當地的風俗。若是這麽一想,心裏也就平衡了。
在迎親前一天,男方設酒席謝媒,並以甜湯果分贈鄰裏。入晚,新郎由“郎頭”(亦稱挈郎,指未婚少年)陪伴睡覺。迎親之日,“望娘盤”擔先行。望娘盤必有一隻鵝,鵝緣出古時以雁向女方正式求婚,因雁的配偶終身專一。象征婚姻堅貞和諧,後世以鵝代雁。
趙晨宗是有名的紈絝子,又最不喜歡墨守陳規,怕一些條條框框的束縛。恐怕以他的性子,這些事他是一件也不願意做的。
在一陣歡呼和嘩然之中,花轎起了,劈裏啪啦地爆竹聲響遍了大楊村的每一個角落。
馬氏追著花轎跑,哭得聲音都嘶啞了,劉申薑和李半夏拉住馬氏,眼看著花轎越走越遠。
這邊送親之人,也是一早事先確定好的。馬寶貴,是銀杏的舅舅,還有劉人參,是銀杏的伯伯。送親的長輩是個重要角色,他代表著新娘家的權威和體麵。女方選擇誰送親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由女方直係叔伯擔當。實在沒有直係叔伯,就找最親的、最近門的長者。
劉家這邊很慎重,不想在趙家失了臉麵,幾經思量,才敲定了趙人參和馬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