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一座小橋,穿過小橋宮殿就在不遠處,走進宮殿隻見九曲長廊,亭台小榭。
這般小橋流水悠然自在的建築風格竟然和幻月國皇宮頗為相似。
夜未央幾乎是一眼就愛上了這裏。
秋獵山這個地方當真是個好地方,有山可以狩獵,離山遠一點的小鎮也很是繁華,可供消遣玩樂。
而且還有溫泉,如今已被收納在行宮之中,溫泉四周種了許許多多的樹。
近看,嗬嗬……原來也還是樹,不過是桃樹和梅樹混合栽種,就是一個混合小樹林。
聽說每年軒轅盡都會來住上一段時間,帶上文臣武將後宮妃嬪。
武將們白天隨自己出獵,文臣晚上吟詩作對,妃子無事泡泡溫泉,逛逛園子。
生活好不逍遙愜意。
夜未央心內感歎,這些人真會享受,就是可惜了這麽好的園子。
夜未央見這宮殿裝修好像翻新不久,又覺得軒轅盡不像是喜歡這種風格的人,心中疑惑。
看看軒轅若離覺得還差不多,提出疑問“這宮殿裝修陳設看著都還很新,沒建多久吧?”
“嗯,有四年了吧!”軒轅若離想了想,發出感歎。
“哦,那這行宮修建是誰負責修建的?感覺皇上,哦不,父皇不像是喜歡這種風格的人啊?”夜未央繼續問,好奇這宮殿軒轅盡是怎麽同意留下來的。
這次軒轅若離沒有立刻回答,隻低頭沉默,過了好一會兒才深吸了一口氣抬起頭“是我大哥建的。”
夜未央總算發現了不對,連旁邊的楚子鈺與柳青青也沉默起來。
軒轅若明,天燼國的大皇子,與軒轅若離一母同胞。
因為皇後的關係,軒轅若離生下來滿月宴那天被皇帝軒轅盡封了太子。
後來因為治理水患染上瘟疫,沒來的及救治,最後身亡。
後來皇上軒轅盡又派了軒轅若文繼續治理,水患才得以平息。
夜未央想軒轅若離口中的大哥就是軒轅若明吧?不然氣氛怎麽會突然沉悶壓抑的讓自己喘不過氣呢?
軒轅若離因為失去一母同胞的大哥難過,楚子鈺作為軒轅若離的朋友因為知道事情始末難過,而柳青青呢?
在四皇子府中,夜未央曾聽見有下人說過,當年太子軒轅若離因為瘟疫病逝,為了防止瘟疫的傳播,軒轅若文將其屍體火化後帶回皇都。
做為一國太子,死後連個全屍都沒有保住,豈不讓人寒心?
皇後聽見消息當場昏厥,醒來終日以淚洗麵長病不起。
見到骨灰盒的時候連淚都流盡了,嘶啞的幹嚎隻讓聞者悲慟不已,當真做到了聽者悲傷見者流淚。
太子逝世,舉國大殤,皇後一病不起,軒轅盡因為水患剛過有許多國事要忙。
被喪子之痛與國事一起壓著軒轅盡也憔悴了許多,所以太子的喪事都由軒轅若離接手。
那時的軒轅若離還是一個在兄長的疼愛下很難獨擋一麵的少年皇子,卻在兄長去世後長大了許多。
等到太子下葬之後,一切事宜完畢,軒轅若離卻帶回一個女子。
聽說那女子是從太子府帶回來的,又聽說那女子被帶回來的時候麵色憔悴,神情恍惚。
還聽說那女子被帶回來時一身喪服,卻不是下人的裝扮。
那女子被軒轅若離帶回來後就安置在柳院,從此那柳院除了幾個仆人外人很少能夠走進。
也聽說,在這之前,柳院並不叫柳院,就連院中的楊柳也是軒轅若離為了投其所好後來才栽在那裏的。
那女子在柳院住過一段時間後聽說又得了重病,軒轅若離帶著她外出求醫數月才歸。
沒有人知道那女子得了什麽病,為什麽太醫不能醫。
大家知道的是,自從那女子求醫歸來才開始出現在每個人的視線裏。
大家更知道,四皇子府的每個仆人遇見那女子,都要行禮稱一聲柳姑娘。
夜未央知道那女子是柳青青,與軒轅若離有些非同關係的柳青青。
夜未央還知道,軒轅若離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從不知道哪個地方弄來了一些錦鯉,養在柳院的池塘裏。
夜未央想起那天,那天自己還在四皇子府,那天柳青青的病還沒有好轉。
自己無聊了到處閑逛,覺得太陽甚好,於是腳尖一點內力一提徑直翻到了房梁上。
太陽曬的正舒服,夜未央閉著眼睛假寐,正要睡著被下麵的腳步聲吵醒。
接著一陣對話聲傳來“桃桃,這幾天你去哪兒了?”
“哦,我家裏出了點事兒,我和表姐回老家去了。”
“那事情處理好了嗎?要不要緊。”
“沒事兒,香香姐,你不用擔心。”
“那就好,咦?桃桃,我記得你表姐不是在宮裏當差嗎?怎麽可以隨意出宮啊?”
“是啊,我表姐以前在宮裏當差,如今被分出來了,當麵我表姐實在太子宮中當差的,後來因為……就被賞到將軍府了,香香姐忘了嗎?”
“哦是是是,瞧我這記性,你家沒事四皇子府事情可大了,柳院的那位好像得了重病,四皇子已經守了好多天了。”
“那四皇子妃那裏……”
“是啊,還好四皇子我是大度之人,不然啊……”
“香香姐,我聽表姐說柳姑娘……她以前不是下人,是太子出門辦事帶回來的,那時候柳姑娘還很小,聽說被當個主子養來著。”
“她剛來我就覺得不像下人。”
“可是我聽說,太子當年對她很好,不知為何現在跟了四皇子,我還聽說太子和她還……”
隨著二人的離去,後麵的聲音也沒在聽清。
或許夜未央多點好奇,後麵也不會有那些事的發生,然而夜未央隻是閉著眼接著假寐。
現在夜未央隻當是柳青青當年和太子感情深厚,現在和軒轅若離情投意合,終於修成正果走到一起。
隻是可惜了,遇到了自己這個半路殺出去的陳咬金。
所以現在提到軒轅若明,柳青青傷心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畢竟一番知遇之恩和養育之恩,相處了許多年又豈會沒有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