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謹言計劃的第一步很簡單,就是保證李定國安然回到雷州,並不會被李自成繼續找別的借口殺害。
要怎麽樣才能讓李自成不殺他呢?這就是要他吃點苦頭的原因。
樊謹言既然有個屠夫的外號,那就本色出演,讓他這個屠夫能實至名歸,把他的形象徹底烙在使團大儒們的心中。
所以,樊謹言殺了其中一個,表現的比一個野蠻人還要野蠻,就是殘暴。
緊接著,在他要殺李定國這個使團團長的時候,李通就會帶著一幫子文官來救場,進一步讓大儒見識他的殘暴,對自己人也是一樣。
當然,為了李通他們表現的真實一些,樊謹言暗中改了劇本,要王大山殺了李通。他要大儒以為他是個瘋子,一言不合就會打開殺戒。
接著,索菲出現的收場,讓他在大儒們心中的形象徹底定型。
狂妄,自大,殘暴,瘋狂以及好色。
加上李定國臨行前還挨了三十軍棍,直接丟了半條信命。
本來李自成是要借樊謹言之手除掉李定國,但隻要見到李定國的慘樣,和大儒們的一番說辭,至少能保證李定國在短時間內不會有生命危險。
沒準,李自成在聽到大儒們說李定國如何忠於他,如何疼斥樊謹言,還能使他心軟,一高興重用李定國也不是沒可能的
李定國走後,瓊州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當然,所謂的平靜隻是表麵上。
為了應對即將來臨的戰爭,南州除了留下一千士兵駐守之外,其餘的南大營本部九千人和秦遠的別部兩千黎族士兵,共合並一萬一千人,全部調往北州北大營,合北州大營共兩萬一千人防禦李自成的進攻。
於此同時,樊謹言怕李自成會派人長途跋涉,繞廣西,雲南,襲擊安南,於是也派人通知安南大將軍莫姚北上駐防。
安南丟不丟他到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沿海邊的哪十幾座即將竣工的造船廠,那可是生錢的聚寶盆,毀了再建就太耽誤時間了。時間就是金錢,損失的不是時間,是白花花的銀子呀!
至於海上,樊謹言到沒怎麽放在心上。畢竟整個東南沿海一帶,乃至整個南洋,除了荷蘭人,還沒人能如他的法眼。
但,樊謹言沒想過主動出擊,本來在士卒數量上就不占半點優勢,主動登陸作戰傷亡太大,不是他想要的。而且,他還要給李定國布局的時間。
最主要的,樊謹言還是想看看,李自成到底有什麽辦法用沙船搭建一條連同兩地的橋梁來。
難道這老小子真會什麽法術不成?
就因為好奇,樊謹言一直都沒有派艦隊去搗毀李自成的造船廠,隻是命令他們嚴防死守,免得被這老家夥鑽了空子
雷州府順明王府,銀安殿。
這裏曾經是雷州府知府衙門,李自成占領這裏之後,就將知府衙門變成了自己王宮,掛著“明鏡高懸”四個字的衙門大堂,也就順理成章的被他改成了議政的銀安殿。
無論規模還是裝飾,自然沒辦法和北京城的大明宮金鑾殿相提並論,完全沒有可比性。
大殿裏站滿了身著大明製式明光鎧的武將,而明鏡高懸牌匾下坐著的是一身黑紅色龍袍的李自成,這是他稱地時選龍袍時,特意選擇的顏色,他崇尚古秦人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所以,他選擇了黑色作為龍袍的主色調。
一路南逃,一路潰敗,李自成幾乎已經絕望了,但知道瓊州富饒之後,那顆已經就要熄滅的雄心,又重新點燃。
在李自成看來,隻要拿下瓊州,利用瓊州敵國之財富,再招兵買馬,重建大順帝國,也不是不可能。
此時,李自成又恢複了往日的意氣風發,笑嗬嗬的對下麵武將們問道:“五萬士卒訓練的如何了?戰船造了多少?”
李過,是李自成的親侄子,也是他最信任的人,表麵上李定國是二號人物,實際上他才是,負責士卒訓練的也是此人。
三十出頭的李過正當壯年,生的虎背熊腰,一臉絡腮胡子,怎麽看都像是五十多歲,隻見他向前踏了一步,抱拳答道:“啟奏陛下,士卒訓練已經完成,缺的就是拉上戰場見見血了。”
雖然李自成已經不是皇帝了,但老部下們還是一如既往的當他是天子。
“哈哈哈”李自成聽完仰天大笑,接著興奮的說道:“好,很好,戰艦呢?”
“啟奏陛下,十萬百姓日夜打造,已經囤積了上千艘。”站在李過身旁的部將田見秀答道。
“好。”李自成一拍椅子扶手,站了起來,大叫了一聲好,接著說道:“傳令各部將士準備,十日後出兵瓊州”
“陛下。”這時,田見秀急忙反對道:“戰艦極易著火,此事若不處理得當,我軍必將遭到瓊州海軍攻擊啊!”
李自成不但不惱,反而哈哈大笑的說道:“宗弟,告訴見秀,讓這小子也漲漲見識。”
袁宗弟和李過一樣,長得虎背熊腰,但卻更要粗獷一些,隻見他也跟著哈哈大笑,“陛下早就命臣用水泥打造了一些好東西,不但能防備火攻,還能防備火炮的攻擊”
原來,袁宗弟所說的好東西,就是水泥。
隨著水泥廠的不斷擴大,樊謹言也逐漸允許商人銷售這種建築材料,但卻沒有想到,這東西居然被李自成利用起來,反過來對付他了。
其實他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戰船露出的一麵抹上一層水泥,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又不至於因為重量而下沉。
至於防備大炮的攻擊,那就有點技術活了,按照他們的設想,就是用水泥和鐵條提前做出一批長一米,直徑一尺的方形石條。待戰艦全部用鐵鎖鏈接後,就將這些石條磊砌成兩堵堅固的城牆,扔兩麵遭受怎樣的炮火攻擊,士兵們都可以從中間的安全通道穿梭。
就這樣,一條看似如天塹的海峽,被財迷樊謹言自己給破了。
這一戰,無論成敗,都將載入史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