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承珠居住的儲仙島,外圍是一片桃林。
當初建島的時候,也是張丹楓提議。
那時候葉成林辛苦多年,經營的基業伏波島被官軍炮轟,毀於一旦。
葉成林心痛之餘,也是心灰意冷,一時難以振作。
而張丹楓用桃樹來為愛徒夫婦的新島裝點,但願落英繽紛,芳草鮮美的情境,可以療愈他們的傷痛。
這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的桃花林,不正是避秦時亂,帶妻子族人入境,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寫照嗎?
但願悠然見南山,采菊東籬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就讓自己護理的桃花林,默默無聲地寬慰心境,放開懷抱。
張丹楓什麽也不,就幫著一起護理著桃花林。
一開始葉成林是難以釋懷,到底多年的心血,沒了就沒了,要承受消化,是需要時日的。
可當他看到春日桃花盛開,芳菲嫣然時,心中的愁緒就像是霧霾碰到了明媚的陽光,一點一點地消逝了。
甚至什麽時候心情好轉,連他自己都不清。
於承珠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對恩師張丹楓的敬佩景仰又增添了幾分。
而今陽宗海慌不擇路,一頭竄進了桃花林中,於承珠見到這片灌注了師父和葉成林心血的桃花林,觸動靈思,她也不從後攻擊。
而是一個“燕子三抄水”,身形幾個起落,如同飛燕一般,掠過陽宗海的頭頂。
陽宗海聽得風聲,正要應對,忽見前麵俏生生的一個身影,卻不是於承珠,還是哪個?
陽宗海一怔,當即把兩個孩子往腋下一夾,準備應擔
哪裏知道,他才發付停當,隻見眼前一花,於承珠身影飄起,她一動,帶著從桃花林穿過時的落英紛飛,悉悉點點,微風經過,猶帶幽馥。
隻見於承珠如風中落花,輕盈不堪一握,轉眼間她已經到達渡口。
原來於承珠不去襲擊陽宗海,就是為了節省時間,盡快到達渡口。
渡口隻有一條船,不問可知,定是陽宗海的。
陽宗海見狀,馬上明白了於承珠的意圖,大叫一聲:“不好!”
他來不及收勢,索性腳尖一點,整個人繃直,就像離弦之箭一般疾射出去。
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可是已經晚了一步,隻見於承珠臉蘊冷玉,一手抬起,衣袂翩翩,倏爾一沉,一道寒光激出,隻聽“嗤”的一聲,卻是手起劍落,把那隻船靠岸的繩索斬斷了。
以青冥寶劍之利,別是普通繩索,就是刀劍之利,碰上了那也是削鐵如泥。
因此青冥劍出手,繩索毫無懸念地應聲而斷。
於承珠還含著冷笑,衣袖一拂,其實袖內攏著手掌,她默運玄功,暗送掌力,一掌推去,那艘船就搖搖晃晃,忽顛忽顛,向外漂泊而去,不一會兒,已經飄出數尺開外!
這時陽宗海堪堪趕到,一見之下,大為懊喪,不由得頓足長歎。
而於承珠一劍攔在身前,已經擺好了架勢。
她臉上還露出毅然決然地神情,看來是不在乎背水一戰了。
陽宗海卻心亂如麻,他可不懂水性,孤身一人落在於承珠居住的儲仙島上,而且一路行來,是看到有隨從奉令往海邊而來。
隻是他和於承珠的腳程較快而已,可於承珠並不好對付,兩人格鬥之下,沒有一兩百招,怕是難分勝負。
可這樣一來,隨從就會陸續到來,一會兒葉成林也會過來,這等於是集全島之力來圍攻陽宗海一個人,那還有什麽勝算可言?
陽宗海付出的代價很有可能就是喪生海島,這對他而言,是難以接受的。
正在躊躇之間,卻聽呂擇道:“你還不快放下我,饒你不死!”
他聰明過人,一路過來,已經看清形勢,知道陽宗海是隻紙老虎,所以出言半是恫嚇,半是交易。
呂擇一副大饒樣子,倒也像模像樣,於承珠見狀,不由得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孩子太可愛了。
潘芳卻叫道:“放開擇哥哥,放開我!”
陽宗海卻一不做二不休,咬牙道:“信不信我先殺了這兩個鬼!”
於承珠聞言一驚,繼而微笑道:“大內總管怎麽會這麽不愛惜羽毛?這要是傳揚出去,江湖上可是好不好聽,會你丟了官,連人都做不像樣了!”
其實陽宗海到底是做過大內總管的人,怎麽會不自重身份?他本不屑於傷害孩這種行徑,隻是而今已是山窮水盡,逼於無奈罷了。
於承珠和他打交道多時,也看出他的心思,如果真的要傷害呂擇和潘芳兩個孩的話,他早就動手了,為何隻動口而不動手呢?
陽宗海聽了於承珠的話,知道怎麽都不會像樣的,正要反唇相譏,卻聽呂擇道:“你殺了我們,馬上師姐就會殺了你,我敢保證,你一定會死得很難看!”
潘芳連忙捂起雙眼,道:“難看的,我不要看!”
陽宗海被他們弄得啼笑皆非,又不能和他們當真吧!
這時於承珠道:“陽大人,你放下兩個孩子,我帶了就走,你大可自行離開。”
於承珠話極為客氣,她知道陽宗海愛惜羽毛,那麽就要對他尊重,這樣他才會做出得體的事情來。
如果是逼得急了,隻怕是狗急跳牆,兩敗俱傷。
於承珠可不願意拿孩子的安危開玩笑,臨到關鍵時刻,她還是心為妙。
她又加了一句:“擇兒,芳兒,快點多謝陽大人不殺之恩!”
潘芳不服氣,嘀咕道:“為什麽要謝?又不是求他!”
呂擇卻一吐舌頭,馬上依言道:“多謝陽大人不殺之恩!”
完他還對潘芳道:“芳兒,你也!”
潘芳很明顯是不情不願,隻是兩人相依為命,她不得不聽話,呂擇衝著她眨了眨眼,道:“聽話,一會兒給你糖。”
潘芳一見他的神色,就知道必有內情,他一會兒會告訴她的,兩人從就在一起,呂擇的鬼點子最多,但凡有講究時,他總是這麽要求潘芳配合,兩人之間早有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