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 .】,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朱棣已經不止一次戰勝了盛庸,況且前不久也剛攻陷了沛縣,燒掉了南軍大量的糧草,然而讓他頭疼的是,自己的地盤還是很少,而東昌城依然被盛庸死死的守著。
攻下沛縣之後,朱棣本想趁勝追擊,但盛庸卻早有準備,北軍強攻了數次仍然無法攻下東昌,朱棣隻好悶悶不樂的收兵回城。
此時的朱棣終於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種感覺並非是因為某一次戰役的失敗,而是因為那遲遲無法看到的勝利結局和越來越小的希望之火。
仗打了三年了,朱允炆仍然占據著全國大部分地區,而自己此時人力物資都遠遠不如對付,雖說是屢戰屢勝,但卻始終無法徹底擊潰對方。
朱棣已經可以預料,戰爭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總有一天,自己會率領著越打越少的部下被對方的幾個小兵抓住送去領賞,然後屈辱的活著或者死去。
失敗也許還算不上什麽,但希望的喪失才是最可怕的。
正在朱棣躊躇心煩的時候,葉羽走入營帳之中,手中拿著一張紙,興衝衝的對朱棣說道:“陌石山莊剛剛送來的京裏的消息,要不要看看?”
朱棣支著個腦袋,看上去十分沒有精神的樣子,隻是應了句:“什麽消息?”
葉羽見他這樣,多少也能猜出一些原因,他不以為意的坐到朱棣身邊,揚了揚手中的密信,頗為開心的說道:“是好消息呢。宮裏的李公公說了,雖然南軍的陣勢極大,但朱允炆已經幾乎把所有能派上用場的兵力全都投入了北伐的戰場中,此時京師已經十分空虛,如果可以乘虛而入的話,那就是事半功倍一戰而定。”
朱棣稍稍一怔,可以說這是個絕好的消息,他也可以理解葉羽為什麽這麽高興。但轉念間,朱棣卻並不覺得這個消息有多麽的令人愉悅。
要問原因的話,那是因為,自己離京城還太遠。
此時,朱棣雖然占據了北方大部分的城池,但畢竟不是身處蘇杭之類的地方,要想現在直接攻打應天談何容易?自己打了三年的仗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問題是在通往京城的路上有個最大的障礙,那就是山東。
雖然朱棣已經占領了濟南等地,但東昌就像是一道堅實的屏障一般擋住了他的去路,讓他無法前進。
“就算京師空虛,但我們如今連山東都過不去,還談什麽趁虛而入攻打京城?京城再空虛現在都跟咱們沒關係。”
聽著朱棣有些自暴自棄的話,葉羽卻沒有露出絲毫的消極神情,他反而意味深長的笑了。
朱棣撇眼看到他開心的笑,忍不住問道:“你到底在開心什麽?”
葉羽露出一貫的狡猾笑容,他隨手拿起朱棣擺在桌上的佩劍,指著桌上的地圖和沙盤,緩緩說道:“確實如殿下所說,山東有南軍大部分的軍隊,而且有盛庸這樣的名將鎮守,固若金湯難以攻下。但是啊,殿下,我們要去京城的話,一定要打下山東麽?”
“誒?”朱棣露出驚訝的神情,說實話,這之前他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而是將全部的心思和眼光都放在了眼前的東昌城上。
朱棣沒有想到,他在無意識中已經陷入了一個思維陷阱之中。
在人們的思維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盲點,而這個時候,就需要轉換思考的方式,需要創造性的思維。
比如在生產發明中,有時候總會發現這樣那樣的零部件總是容易出問題,這種時候總想著去修改這個零部件就是一個思維盲區,真正該考慮的或許是這個零部件是否真的是必要的。
而此時,葉羽就是對朱棣提出了這樣的創造性思維。後來,已經成為永樂大帝的朱棣偶爾回想起來,還會不經意的感慨。葉羽之所以是這個時代最出色的謀士,就是因為他從不會輕易陷入這樣的思維盲區中,他不認死理,善於變通,所以他為朱棣指點了正確的道路。
葉羽手中的劍尖輕點地圖,說道:“之前我就跟殿下說過,我們繞開東昌進攻聊城和濟南等地,就是為了這裏。繞開東昌,進攻徐州!”
朱棣終於明白了,山東是自己的盲點,因為在這裏遭遇了最難纏的敵人盛庸,在這裏有自己始終無法攻下的城池東昌,這些挫敗在他心裏根深蒂固,使他偏執的認為不攻下東昌就無法打開通往京城的大門。
然而葉羽卻告訴他,這扇門行不通,不如換另外一扇。
若非葉羽,朱棣恐怕還要一直鑽這個牛角尖下去,到那時他將無法避免的迎來失敗。
朱棣謔得站起身,他臉上的表情終於不再消極,反而恢複了往日自信的神采。他看著沙盤上的徐州,撫掌笑道:“對對對!我怎麽沒想到!沒錯,徐州!我們繞開東昌直接去打徐州!隻要攻下徐州,就是劍指京城的時候!”
葉羽看著朱棣充滿自信和光彩的表情,不禁稍稍鬆了口氣。
“殿下,這一次,將是我們最後一次猛攻!結果隻有兩個,成功或失敗。成功的話自不必說,如果失敗,那將再沒有任何的退路。”
葉羽說的十分認真鄭重,朱棣自然是明白的,不成功,便成仁!
三年了,靖難這一戰已經打了三年了,這三年的征戰,他身邊的將領有一些已經死去,比如張玉。但這一次不一樣了,這是最後一次進攻!無論成敗,在此一舉!
經過了一係列的準備,建文三年末,朱棣再次披掛上陣,他點齊了麾下所有的將士,做了最後的宣誓和誓師。
所有北軍都知道,這會是最後的戰役,這一戰將會成為全體北軍的背水之戰,隻準成功不能失敗!
北軍的氣勢與從前不同,應該說這一次格外的士氣高漲。
在必須成功的信念之下,朱棣開始了他最後一次衝擊。
而身在東昌的盛庸自然得到了消息,他立刻開始戰前的準備,依然在東昌之外擺下陣勢,等待著朱棣的到來。
然而,盛庸注定等不到朱棣了,因為等他再次掌握朱棣的動態時,卻發現朱棣已經繞開了東昌,取道館陶渡河,連克東阿等縣城,兵峰直指徐州!
這下盛庸開始驚慌了,他在一瞬間明白了朱棣的意圖,修整了幾個月的朱棣不再把東昌當做目標,而是直接放眼那最終的目的地——京城。
盛庸在心裏暗罵,這種避開主力決戰選擇快捷有效的作戰方向的戰術,不用說一定是葉羽的提議!
葉羽這個人,還真的是個大麻煩!
無論再怎麽鬱悶,盛庸還是要趕快采取行動,如果讓朱棣到達了目的地,那麽一切都完了,於是他終於放棄了防守,開始了對朱棣的追擊。
作為南軍追擊先鋒軍隊的正是平安,他的速度極快,率領著四萬軍隊迅速跟上了朱棣的腳步。在平安看來,朱棣雖然是出其不意發動進攻,但徐州城防守堅固,足以抵擋北軍,至少可以抵擋一陣子,隻要盛庸的主力軍隊到達,內外夾擊之下,北軍一定會被徹底擊敗。
然而,讓平安大吃一驚的是,北軍又耍了花招,他們將平安引到了徐州,但卻沒有進攻徐州。
因為關鍵時刻,葉羽又給朱棣出了個主意:“殿下,如果換成你是盛庸,你現在會怎麽想?”
朱棣想了想,答道:“盛庸一定猜到我們的目標的攻下徐州。”
葉羽點了點頭,他狡猾的笑了笑,道:“不錯,所以我們就不能去打徐州。因為,永遠不要做敵人猜得到的事情。”
於是,朱棣和葉羽合謀了一下,決定繞開徐州,直接攻打宿州。
而已經在徐州備戰的平安得到消息時,朱棣早已繞開了徐州,全軍加速直奔宿州。
平安終於徹底意識到了,朱棣根本就不想再做任何的對抗,他根本就不再顧慮任何擋住前進路線的城池,他的眼裏現在隻有京城。
於是,平安無奈之下隻得再次帶兵上路,繼續追擊北軍。
北軍的行軍速度很快,沒用多久就到達了宿州附近的淝河。
原本打算一口氣衝到宿州的朱棣,此時卻停下了腳步。
朱棣觀察了一下地形,然後對葉羽說道:“平安這條尾巴實在礙眼,不如在這裏把他解決掉吧。”
葉羽想了想,點頭讚同道:“不錯,變化多端才能出其不意的製勝。如今平安的心裏大概認定我們會一口氣衝到宿州吧,那麽我們就反其道而行,利用他的這個想法,在淝河這裏先解決掉他。”
由此看來,與心眼兒太多的人為敵真的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無論平安怎麽想,葉羽和朱棣總是能猜到他的心思,然後逆著他的想法去做。
葉羽這個人,一向把孫子兵法中的名句作為自己打仗的信條。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詭異多變,以最小的損失獲得最大的勝利,這就是葉羽這個人最可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