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金最後還是沒有挺過來,他在到達山海關的那一刹那咽氣了,戚皓軒隨即求見了孫承宗,請求扶靈返家,孫承宗當即同意,並且寫奏章請求朝廷表彰。
崇禎這下可是沒有辦法了,他本來以為不靠右腳,就可以把皇太極給打趴下,結果是損兵折將數十萬,祖大壽還是被圍困在大淩河。
沒辦法的崇禎隻能讓王承恩去找楊廷鑒的父母,楊廷鑒父母的忠君愛國的思想根深蒂固,當即表示一定讓楊廷鑒萬裏救援,不管楊廷鑒此時在天涯海角,也必須為國盡忠。
楊廷鑒的父母遂用留在龍門客棧的電報機,給楊廷鑒發了一份電報。而楊廷鑒接到自己父母讓他去出兵大淩河的命令後,真的左右為難,此時的虎賁軍海軍,已經做好和鄭子龍海盜集團全麵開展的準備,楊廷鑒這時候離開,很可能前功盡棄。
楊廷鑒立即給自己父母回電,說明自己眼下的困境,沒過半個時辰,他父母的第二封,第三封電報就來,一封比一封嚴厲,簡直到了楊廷鑒不立即出兵就要把楊廷鑒逐出家門的地步。
沒有辦法的楊廷鑒隻好把艦隊交給盧劍星和沐乘風指揮,立即立即坐船返回揚州。
大規模救援已經不可能,隻能使用騎兵去救援祖大壽,虎賁軍騎兵師人到是滿員了,訓練到也可以,但是一個騎兵師出動,需要的後勤實在太大了,楊廷鑒沒有那個後勤能力去支持一個騎兵師出征。
權衡在三的楊廷鑒,決定帶著隻帶三千蒙古騎兵出擊,漢族騎兵現在還沒有訓練出來,楊廷鑒不打算帶到關外去損耗掉。
楊廷鑒手中的蒙古騎兵是使用的冷兵器。他們不裝備三眼銃這樣的火器,但他們騎術好,又裝備了楊廷鑒生產的板甲,上次的對戰,已經說明了,他們比裝備了三眼銃的漢族騎兵更加厲害。
不使用火器。後勤的壓力就更少,一人雙馬完全可以支持下去了,再說楊廷鑒又不打算帶多少後勤物資,以戰養戰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但楊廷鑒還是攜帶了一些震天雷,這玩意實在太重,裝藥三斤的震天雷加上生鐵殼子,重量就達到了七八斤,用震天雷守城到是不錯,如果讓人在平地來投擲。隻會把自己一起給炸死。
但蒙古騎兵從小都會玩飛石,就是一個長約半米的皮兜,在皮兜裏麵裹上一塊石子,然後把皮兜在頭頂旋轉起來,最後把石子打出去,蒙古人男女老少都會這玩意兒,而且是指那打那。
楊廷鑒攜帶的震天雷後麵就有一根半米的繩子,蒙古可以甩石子的方法。輕鬆把重七八斤的震天雷給拋到三十米之外,如果借助馬力。拋七八十都可能。
這就是楊廷鑒這次的殺手鐧就是這些震天雷,為了攜帶這些震天雷,楊廷鑒為三千蒙古騎兵配備了三匹馬,兩匹馬用來換乘,一匹馬攜帶震天雷和少量給養。
一qiē準備完畢後,揚州的日常政務又揚州同知負責。商業上的事情又夏夢琪管理,剿滅鄭芝龍又盧劍星負責,就算楊廷鑒有一千個不放心,也必須出發了,他父親和崇禎聯合發來了第四次催促的電文。
三千騎兵。九千戰馬從揚州沿著官道滾滾向北。楊廷鑒前腳一離開揚州,一支信鴿就從揚州向北方飛去,這是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放出的。
他受命崇禎皇帝來調查夏夢琪的出生來曆,到現在沒有任何的消息和頭緒,好像夏夢琪就像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駱養性可不敢帶著人直接去抓捕夏夢琪,先不說跟著夏夢琪的那一百精銳侍衛,楊廷鑒現在的恐怖實力,也不是駱養性敢去招惹的對象。
……
三天之後,楊廷鑒帶著三千騎兵到達山海關,老督師孫承宗聽說楊廷鑒帶著援兵到了,親自前來迎接,當孫承宗得知楊廷鑒隻帶著三千騎兵來,就忍不住失望之極,這次圍困大淩河的清軍可有十三萬以上。
楊廷鑒也沒有這個老前輩鬥氣,他隻想用事實告sù老督師,建奴此時集中全國的絕大部分兵力在大淩河一線,國內必定極度空虛,為什麽不換一種救援方式呢!
圍魏救趙,這個計謀可謂是人盡皆知,到不是孫承宗不知道這個計謀,而是他不敢在把手中的虎賁鐵騎送到建奴的腹地去,那是送死啊!但楊廷鑒可不在是送死了。
幾天的勞碌奔波,讓楊廷鑒手下的將士都比較疲勞,在休息一晚後,楊廷鑒隨即帶著三千蒙古騎兵出發,軍情似火,片刻耽誤不得。祖大壽已經在大淩河堅守了四十天,按照曆史走向,祖大壽還有二十多天就會投降。
當天晚上楊廷鑒就和孫承宗仔細地討論了一下自己的戰術安排,孫承宗也知道楊廷鑒的恐怖戰力,原則上同意了楊廷鑒的救援方案。楊廷鑒唯一需要孫承宗配合的地方,就是需要錦州的吳三桂需要到六股河邊去建一座營寨。
孫承宗既然同意了楊廷鑒的方案,就立即給吳三桂下達了配合楊廷鑒行動的命令。
翌日:楊廷鑒縱馬奔出軍營,身後的披風發出獵獵的聲音,一杆烏黑的陌刀,斜著指天穹,氣勢如虹,聲若奔雷,九千戰馬嘶鳴著跟隨著楊廷鑒衝出山海關大營,地麵在馬蹄下劇烈地顫栗著。
山海關內的所有居民都被如雷的馬蹄聲驚醒,驚慌失措地爬起來,到處打聽出了什麽事,而就在楊廷鑒領著三千騎兵出關兩個時辰後,皇太極就收到了山海關細作的飛鴿傳書。
“三千騎兵出關,目標大淩河。”
皇太極看著這份情報簡直就不相信,自己這裏有滿清精銳騎兵十三萬,現在蒙古各部也派來了增援共十萬蒙古鐵騎。自己二十萬精銳騎兵,明軍就來三千騎兵,是來送死的嗎?還是來塞牙縫的。
這細作忘jì說明來人是楊廷鑒了,不然皇太極也不會這樣輕視區區的三千騎兵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