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鑒也是仔細研究過明末曆史的,大明至少有十次搞死後金的大好機會,結果被大臣和皇帝的瞎指揮,把這大好的機會給葬送掉了。
最著名的就是鬆山之戰,明軍十三萬對清軍十萬,主將洪承疇定下步步為贏的戰略方針,以相持戰的戰法,依靠優勢的火器防禦層層阻擊清軍,幾乎把清軍拖垮。可惜糊塗的崇禎皇帝好大喜功瞎指揮,接連四道詔書逼洪承疇出戰,洪承疇痛哭一場,明知必敗依然出擊。結果兵敗被俘。
此戰是明清之間最大規模的主力決戰,自此,明朝盡失關外堡壘,山海關成為前線。清朝掌握了全線進攻明朝的戰略主動權。
點評:此戰是明清之間最大規模的主力決戰,幾乎是關係著滿清的生死,明朝勝則滿清衰,滿清勝則明朝再無法在關外立足。十萬八旗兵幾乎是滿清的傾國之力,明朝也精銳盡出。
應該說此戰從開始階段還是向對明朝有利的方向發展。洪承疇雖說沒有氣節,但軍事才能還是很強的,甚至不亞於袁崇煥。更何況,他的身邊是袁將軍留下的寧錦防線,配備大量精良火器。
若打攻堅戰,滿清勢必吃虧。祖大壽的臨陣倒戈又為明朝增添了生力軍,並撼動滿清全線。從兵力上看,明朝十三萬滿清十萬,但明軍野戰能力弱於滿清八旗。更何況如此大規模的兵團作戰,表麵看打的是軍力,實際上打的是錢糧,後勤乃至綜合國力。
滿清國力弱小,速戰速決是唯一的選擇,而洪承疇製定的相持戰戰略則是明軍揚長避短的最佳戰法。隻要再給洪將軍個把月的時間。滿清就將被徹底拖垮。而他的這一方略也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惜崇禎皇帝連這個把月都等不了。
平心而論,與寧遠之戰明朝政府的不作為相比,崇禎對此戰還是很重視的,可事情壞就壞在他的重視上。漢武帝親自製訂攻擊匈奴的方略,是因為他本人自小熟悉軍事,且對匈奴的情況有完整的了解。崇禎沒有漢武帝的本事。卻偏偏要湊這個熱鬧。崇禎逼洪承疇出戰的四道詔書,比秦燴催嶽飛回師的十二道金牌還要可恨,畢竟嶽飛還是把軍隊完整的帶了回來,可崇禎的詔書卻直接斷送了十三萬大軍的性命,和前線原本大好的局麵。
後人都罵洪承疇賣國求榮,不可否認洪承疇後來的表xiàn實在是一個漢奸,可誰想過此戰中他是在力戰到最後一刻在被俘的,又有誰想過象崇禎這樣昏庸無能的皇帝,又怎麽值得為他殉節效忠呢!這一點。連明朝遺老黃總羲也看不過去了,他在《崇禎年評傳》裏也毫不客氣的批評了這一qiē。
回想這場戰爭,我們得到的,除了遺憾與歎息外,更多的則是深深的悲涼。因為一個王朝甚至一個民族的命運,就被一個白癡皇帝的四道詔書所改寫了,勤政有毛用,誤國誤民爾。
(說實話。落葉非常同情崇禎,可這小子光勤政節約有毛用啊!這關係國家前途命運之戰。居然去瞎指揮,結果就是大明完全喪失最精銳的有生力量,亡國已經成為必然。)
現在還沒有走到哪一步,楊廷鑒希望可以改變崇禎操切的毛病,同時告誡崇禎,不懂軍事就不要去瞎指揮。以免誤國誤民。
稍許楊廷鑒開始動筆寫這道題的策論,大意是:
“陛xià欲滅後金,萬不可操切,因為大明內部天災不斷,造反的烽火燃遍山陝。大明當前就是一個重病之人,首要的任務是固本培元,先把自己的病治好了,才有力氣去幹架,方法就是先把造反給剿滅了,簡單地說就先安內在攘外,大明沒有力量同時去對付兩個敵人,而是英國集中力量先搞一個,才是上上之策。”
楊廷鑒這是直接否定了崇禎的策論方法,崇禎的意思就是攘外和安內一起搞,這策略絕對是錯誤的,曆史已經證實了,那該如何對付咄咄逼人的後金。
楊廷鑒又繼續寫道,大意是:
“陛xià想要滅後後金,在此時是不現實的,大明的軍隊在野戰之中,根本就打不過建奴,並且大明的歲入也無法支撐這曠日之久的滅國之戰,當然也絕對不能放任不管。
微臣有如下幾條方略,第一是恢fù對皮島的絕對控zhì,一定要消除毛文龍被冤殺的影響,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把毛文龍的幾個幹兒子全部宰了,免得他們因為心生怨恨而反叛大明。
第二,出兵朝鮮,利用水軍阻斷鴨綠江,然後派兵駐守鐵山一帶,兵力可從皮島抽調,這樣一來就阻止了後金從朝鮮獲得糧食和鐵器,此計一旦成功,必然讓後金的國力大幅下降。
第三,聯合林丹汗,共同抗擊後金,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大明與蒙古的世仇可以暫時放下,因為咱們有共同的敵人――建奴。(曆史上的林丹汗數次在被滿清打得滿地找牙的時候,也數次向大明求援,可大明沒有給予林丹汗一絲一毫的支援,這才讓建奴從容打敗了林丹汗。)
第四,堅壁清野,不能讓大明的所有商人給後金走私物資,因為努爾哈赤大肆屠殺漢人,遼東很多地方已經沒有人煙了,不然皇太極也不會入寇來劫掠人口了,遼東殘存的漢人農民,絕對無法滿足後金十二萬大軍所需。
當然還要防備後金繼續入寇劫掠,練兵就必然的事情。”
本來楊廷鑒想寫上“官紳一體納糧”的,但是想想還是算了,萬曆就是派了一點太監去收礦稅,結果被大明文官指著鼻子罵昏君,大明這些士大夫,隻要你觸及到他們的利益,那絕對是不怕死的鬥士,可是他們在麵對建奴的刀槍時,卻又乖乖地交稅,原來他們不怕死都是裝的,而是為了邀名。
崇禎看完楊廷鑒的這道題震驚了,這楊廷鑒真是大膽,連朕都敢指責,說朕的方略錯誤,但是崇禎又覺得楊廷鑒說得十分又道理,但他又想不明其中的關節,崇禎打算等楊廷鑒交卷後仔細研讀楊廷鑒的策論文章。
……(未完待續……)
ps:兄弟們啊!這兩章比打打殺殺更重要,更有深意,一個國家的方略錯了那就是萬劫不複的下場,要振興華夏,首先要找病因在那裏,才能對症下藥。
落葉寫書都是查證了無數曆史書的,重dà的事件和重要的人物落葉不會去胡編亂造,看落葉的書,絕對可以在愉快中學到不少的知識,這個絕對,其實看書就是在愉快中學習知識嘛。
至於訂閱,真的差得落葉都不敢去看,所以請兄弟們每個月花幾塊錢自動訂閱下吧!落葉也是厚著臉皮在求啊!是真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