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瑤池非池(下)
“周穆王,姬姓,名滿。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周穆王是中國古代曆史上最富於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稱穆天子。周穆王時作《呂刑》,是中國流傳下來最早的法典。”雲希明說。
“這個周穆王我倒是也聽說過,確實是一奇人。”陸大叔說,“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姬瑕第三次親征荊楚,薨於漢水。是年太子姬滿踐位,成為西周第5位帝王,是為周穆王。此時他已經50歲,傳說享壽105歲,在位時間約為55年。關於周穆王的歲數,根據《史記》,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被定論為105歲。而《竹書紀年》則說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百歲。因此,周穆王究竟年歲幾何,各有見解。迄今為止,出土的周穆王時期青銅器有紀年的隻到34年,尚未發現40年以上紀年。不過很多人都覺得他有可能在位時間就有一百年。”
“不僅如此,這個周穆王也很有政治建樹。周穆王統治初期,沒有像昭王那樣靠武力征伐四方,平息國內各種矛盾,而是認為是統治階層內部出現了問題。他命令大臣伯臩向朝廷官員重申執政規範,並發布《臩命》;又用呂侯為司寇,命作《呂刑》,告四方,以正天下。刑書製定墨、劓、臏、宮、大辟5刑,其細則達3000條之多。在周穆王的勵精圖治下。天下再度安寧,保持了昭王盛世的延續。從周武王始,周王朝開拓經營的重點是東方,其次是東南。到周昭王時,強盛國力,又向南開拓發展,對北方戎族采取守勢。周昭王雖死在第二次南征途中,但周仍達到向南擴張的目的。周穆王時繼續保持向外擴展的態勢,並開始對北方犬戎采取主動攻勢。根據《國語·周語》記載,王朝西方邊遠地帶的犬戎屬於周的荒服。常向周王室進貢方物特產。周穆王十二年。犬戎沒有及時進貢,周穆王以此為由,親自領兵對犬戎征伐。大臣祭公謀父曾提出不同意出征的意見,主張實行文王時耀德不觀兵的政策。即以政治手段求得犬戎的荒服。隻按時來朝拜周王。無其他義務,但穆王不接受建議,執意西征。穆王十二年春。周穆王西征,進兵陽紆,周軍大勝。但是由於史料缺乏,戰爭經過不詳。從戰果來看,此次戰爭的軍事勝利並不大,僅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而且由於穆王對邊疆少數民族采取高壓的政策,導致的後果對周極為不利。《史記·周本紀》謂:自始荒服者不至,邊遠國家不再朝見周穆王,說明周王朝在周邊外族中失去了威信。邊夷不朝,更加劇了矛盾,穆王重整人馬二次討伐,廣獲其五王,並把部分戎人遷到太原。此次征戰以周大獲全勝告終,但卻加劇了與犬戎的對立。”雲希明說。
“平定西方後,穆王繼續西伐,於穆王十三至十七年,進軍至昆侖之丘,這段曆史被記錄在《穆天子傳》中。近代人認為《穆天子傳》為戰國所作,內容多不真實,但反映了當時西周與西北各方國部落往來的情況,是中原與西域進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記載。傳統學者們認為,按照故事中所說的裏程,西王母之國應在西亞或歐洲。周穆王西略,長年不在朝,位於周王朝東南的徐國趁機作亂,率領臣服於自己的諸侯攻打周。於是周穆王西征之後,轉戰東南。
徐國在商代就是淮夷大國,周初曾跟隨武庚叛亂,周公二次東征後,徐國時叛時服。穆王時期,徐國再次興盛起來。據《史記·周本紀》和《後漢書·東夷列傳》載:徐國國君徐子自稱徐偃王,率九夷淮夷諸部侵擾宗周,穆王便聯合楚國攻徐。破徐國後,穆王封他的兒子嬴寶宗到彭城為徐子,繼續管理徐國。平定徐亂後,穆王繼續東進,抵達九江,開始南征。通過巡遊征伐,周穆王使東南許多方國和部落歸順於周的統治,對周王朝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南征取得成就後,穆王仿照祖先,在塗山這個地方會合諸侯,鞏固了周在東南的統治。”雲希明說。
“這麽看來,這個周穆王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嘛。”大哲說,“就隻會打打殺殺的。”
“古代人的思維自然和我們不同,不過他也不光是有這樣的作為。”我說,周穆王元年,穆王任命君牙為大司徒,伯同為太仆,申誡周政。穆王西征犬戎,獲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遂遷於太原。得煉赤刀,用之割玉如切泥。後造父因為善於駕馬被周穆王寵幸,穆王得良驥,遂以造父禦馬西征,至於青烏之所解。同年,淮夷大舉西侵,前鋒至芮國。周穆王長驅歸國,命錄終以成周八師伐淮夷,在古師安營紮寨。在此之前,已率師省麩地至古師與錄終會師,抄淮夷後路,淮夷崩退。再後來去往西極之國有魔術師來見,能入水火,貫金石,變化多端,穆王為其所惑,遂西遊。途中得能工巧匠偃師,製木偶人肖似真人,能合樂拍歌舞。穆王攜其同歸宗周。以後西王母入周朝見,穆王以賓相待,賜居昭宮。然後穆王大起九師,伐荊楚。周穆王三十九年,穆王大會諸侯於塗山。同年,周穆王東遊,樂而忘返。陵翟致賄良馬百匹,歸還畢國寶器,想通過許男與畢達成和平協定,未果,隨即侵略畢。畢人告警,周穆王派孟悉到畢地討戎。穆王歸於南鄭,命呂侯為司寇。穆王命呂侯作《呂刑》。這些全都是周穆王的功績。”我說。
“在周代史官筆下的穆王滿是一個充滿智慧,而又能統禦四方,威震宇內的君王。春秋楚大夫伍子胥祖父伍舉在勸說楚國國君時,把周穆王與商湯、周武王以及齊桓公、晉公等一代雄主相提並論;管仲對齊桓公說周穆王效法文王、武王的治國理念,取得功績而成就其美名。這些都肯定了周穆王的曆史功績。周穆王在位期間東征西伐,王朝疆土不斷擴大,有力地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然而,常年征討,天子不在朝堂,導致朝政鬆弛,自穆王之後,周王朝開始由盛而衰。”我說。
“那這麽說這個周穆王還是個厲害的狠角色呢。”大哲說。
“不僅僅是在當時,就是到了後世,也有人依然祭奠周穆王。在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辦恭張村村南,有一夯土台,傳說這就是周穆王陵。夯土太封土原呈覆鬥形,由於長期取土,南、東、北三麵破壞嚴重,已經變得很不規則,已經成直上直下的陡壁。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在陵前豎一石碑:上書周穆王陵四個隸書大字,石碑現不知所蹤。後來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周穆王陵為陝西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再後來周穆王陵頂部被挖開,露出磚砌的穹窿頂。穹窿頂下麵為方形前廳,其北為後室,東西有側室,根據墓室形製、磚及封土分析,此墓似為漢代墓葬。人們時常來此祭拜,許願。”我說。
“這麽神啊。”大哲說。
“古代君王被認為是上天選中的人,所以也被稱為天子,自然有過人之處。”我說。
“可是我有一點不明白,既然左慈想要把這裏建造成為天宮的模型,那麽為什麽不能按照實際的來建造呢?這個瑤池,不應該是一個池子麽,裏麵不是應該有水麽。”雲凝問,“可是這裏什麽都沒有啊。”
“這個瑤池聖殿一定和瑤池有關,但是具體的是什麽情況,我也不清楚。不過據說瑤池中存在的是聖水。”我說。
“撫今追昔,古今中外,曆朝曆代,人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們崇敬水、讚美水、理解水,到了現在還要珍惜水、嗬護水、公平配水。因為水是生命之源,地球的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誕生以來,生命與水便形影不離,無論是植物王國,還是動物世界,或是人類社會,一切生命體都是由於有了水才得以產生和發展的,正如恩格斯所言: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是生命之母,也是人類之母。水是文明之本。文明的體現是社會文化的進步,是農業、工業和城市的發展。人類要辟草昧而致文明,始終離不開水。水生萬物,也存在於萬物,這樣看來,水無處不在,也就沒有特殊的必要把天池建成一座池子了。”我說。
“陰陰,你說的有點深奧,我都有點不明白了。”大哲說。
“如果你用空氣建一個房子,你能做到麽?你可以說能也可以說不能,因為空氣無處不在,看不見摸不著。水也是,水生萬物,存在於萬物,是萬物,也是無物。從這一點上來看,聖水非水,瑤池也非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