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牢關下,攻城戰已經到最關鍵的時刻。
魏軍的投石機密集發射的巨石砸得虎牢關城頭破爛不堪,防守的鄭軍紛紛躲入了後麵的藏兵垛內。待投石機停止發射後,才又重新爬上城頭。
這時,在鄭軍的守將張公瑾一聲令下後,城頭上出現了許多可以移動的幔帳。這是一種類似蚊帳,以木柱為骨,牛皮為表的遮蔽物。
牛皮柔軟且具韌性,城下的箭矢用拋物線的角射上來,即使射中也不能對幔帳中所藏的士兵產生威脅,而守軍士兵藏於其中,卻能夠用箭矢從缺口處進行還擊。
張公瑾此刻正站在城樓上,觀察到城外魏軍的陣形正在向城牆移動。於是他連忙將守軍以最快的速,部署到正在遭受攻擊的城牆。
同時下令發射大量箭矢和滾石擂木、用投石機拋射燃燒罐,對敵軍的陣形進行破壞,而指揮進攻的瓦崗軍將領徐世績,則馬上下令投石機和井欄還以顏色,針鋒相對。
“放弩箭,準備攻城!”徐世績這時大喝道。
他站在能城牆餘丈遠,由魏軍堆起的一個小土坡上望樓上,搖旗指揮。一排排大型床弩對準了城牆,然後進行彈射。木棍般粗細的弩箭帶著尖利的巨嘯聲,撲向城牆。一排排釘入厚厚的城牆中。這樣魏軍士兵在撲向城牆時,便可借此攀登爬上城頭。
一隊隊的魏軍士兵則頂著盾牌,推著裝好了木輪的攻城車、填壕板,在箭矢的掩護下迅速向前猛衝而去。
虎牢關外的護城河雖然已經進行了拓寬和掘深,但是水流已經被李密派單雄信去上遊截斷了,護城壕中的積水隻有一尺左右深,這樣的水深自然無法對魏軍的進攻構成什麽阻礙。
隻不過,王世充顯然對此有所考慮,他在護城河中還安插了一柄柄頂端削得鋒利無比的竹釘,讓守軍一踏上去就會被刺穿腳底。
“蓬、蓬、蓬……”
雖說車轅和輪軸上已經塗抹了機油,但攻城車轉動起來還是發出一陣陣“吱嘎”聲。由魏軍中的工匠,精心打製的填壕板,冒著城上密集的箭雨,終於鋪到了護城河的水麵上,然後再轉動絞,將折疊起來的另一半木板向前延伸輔出去。搭在了對麵的河岸上,形成了一處通過護城河的通道。
而象這樣的填壕板,魏軍中還有上具之多,它們挨在一起,形成了十多座寬約十餘丈的橋麵,已使整個護城河變成了一麵平地。
“嗖、嗖、嗖……”在張公謹的命令下,守軍的箭矢便換成了火箭,他們不再射魏軍士兵,而改為射擊浮橋橋麵,想用火箭焚毀浮橋。
但是魏軍中的填壕板是經過徐世績專門招募的能工巧匠設計,對這些常規的攻擊已經考慮到了。填壕板的木板板麵都用鐵皮包裹著,箭矢難傷,除非是用大火烘烤,像火箭箭頭上這點火苗,由於不能射穿板麵,很難傷害到填濠板,就更不用說燒毀了。
“護城河已經失去作用了!衝啊!”一大隊魏軍士兵呐喊著,舉著盾牌,手持大刀便跑過橋麵了。
而魏軍的弓箭手們,則站得遠遠的,憑借著他們數量眾多的弩弓,向城頭傾瀉著利箭,進行著最後的壓製。
而虎牢關的城頭上,除了巨型的弓弩外,尋常的弓箭已經很難射到魏軍的弓箭手麵前了。就算有些個別箭矢射來了,也被站在前麵的盾牌手擋住,很難發生殺傷效果。所以,魏軍的弓箭手們可以毫無顧忌,肆意地進行著壓製攻擊。
由於有己方弓箭手的壓製掩護,使城頭上的鄭軍不敢隨意站起射箭,而他們零星射下的箭矢隻射傷了為數不多的魏軍士兵。使得根本無法阻擋其攻勢,在浮橋架起之後,大批魏軍士兵便抗著雲梯到了城下。
此時,在李密的一聲令下之後,魏軍發動了總攻。
由於魏軍的前身瓦崗軍從建立之日起就一直在戰爭中過日,和隋軍打,和其他農民起義軍打,甚至還有內戰。所以他們比鄭軍更具戰鬥經驗。沒有損失多的人馬,便將雲梯搭在了城牆上。
當雲梯搭在城牆上時,張公謹的副將楊公卿,卻是一聲令下。城頭上立刻探出無數柄長達數丈的撞杆,雲梯立足未穩,便有許多被撞杆推倒,帶著剛剛爬在上的魏軍士兵轟然倒在地麵上,哀號聲響成一片。
而鄭軍的這些守城器械,顯然也有些出乎李密意料,他沒有想到王世充竟然準備如此充分。
不過,他的手段也不止之些。沉吟了片刻之後,李密便下令道:“換雲梯,繼續進攻!”
徐世績大旗一揮,後方的魏軍士兵便又抗著新的一批雲梯衝上前來。這些雲梯與前一批不同的是:在頂端裝有兩個掛鉤。進攻時,士兵們將掛鉤往牆上一倒,那掛鉤便牢牢地釘緊了城牆,撞杆根本撞不開它。
而攻城士兵也可以根本不必擔心雲梯倒下,可以全速攀爬,許多士兵還借助射在城牆的硬弩箭,口中叼著大刀向上攀爬。
可楊公卿也非無能之輩,一旦發現魏軍的雲梯竟然不能撞開,他便連連揮動大旗,開始進行應變。
片刻之後,城牆上人頭湧動,許多身著黃衣的鄭軍士兵,卻是手持一個個長長的皮囊出現在了城頭。
李密站在土堆上遠遠地看著,隻見那一個個皮囊前端突然噴吐出一道道長長的火舌,火舌落在雲梯上立即附著一片,猛烈燃燒。
他不禁為之驚訝:暗忖據他所知,王世充並不在虎牢關中,而是在洛陽城中。這裏守城的應該是他的部將張公謹和楊公卿。此二人竟然如此厲害,設計出了這樣一種縱火利器。
這種武器,像了後世的火焰噴射器,被稱為猛火噴囊。而所謂猛火,就是硫磺,在隋朝時它還叫猛火油。將硫磺裝入皮囊內,前麵有噴口,後麵有風筒,便可以壓縮空氣,噴射出火焰,殺傷力大。哪怕是原來在隋軍中也少有部隊配備。隻有禦林軍中有一些。而王世充占據了東都洛陽之後,自然取得了禦林軍的全部裝備。因此虎牢關上出現猛火噴囊,倒也不足為奇。
沉吟了片刻之後,李密便對王伯當道:“伯當,告訴徐世績,讓他把井欄推上來,壓製敵人的猛火噴囊!”
王伯當立刻便領命下去通知了。
徐世績接到命令之後,也是大旗連揮,後方的魏軍士兵便推著十餘個高大的井欄緩緩向城牆逼來。
這井欄是用木架搭成的一個高台,底下是四根粗壯的木柱,裝有滑輪,以便大家推動。比城牆還高出許多。
原本井欄設計者的主要意思,是想讓主將站在遠處,可以居高臨下望城中動靜。但是發展到了後來,攻城的軍隊便意識到,可以在井欄上放置弓弩手,然後居高臨下射殺守城軍的人員。
這十餘具井欄隻要靠近了虎牢關的城頭,便可以對鄭軍進行射擊。徐世績也專門給上麵的弓箭手安排了任務。要他們重點射殺操縱猛火噴囊的鄭軍士兵。
而李密的應對顯然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如雨般的箭矢攻擊下,手持猛火噴囊的鄭軍士兵紛紛中箭倒地,作用立刻大減。使得魏軍可以從容布置,再將大批雲梯送抵了虎牢關城下,並開始攀登。
張公謹見狀,亦是馬上組織了一批神箭手上了城頭,與井欄上的魏軍弓弩手進行對射,一時之間,城頭上飛箭如蝗,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損失。
當然,攻城戰並不隻是各種攻城器械的展示,也不是隻憑這些武器是否先進就能取得勝利的。最終的勝負,仍然要由雙方的將領和士兵來決定。
在一般的攻城戰中,守軍總是占著先機的。而當攻城士兵攀上城頭,與守軍士兵短兵相接,浴血廝殺之時,便是攻城戰中傷亡率最高的時候了。
一塊塊巨石被搬上了城牆,然後在鄭軍的吆喝聲中被砸下來,砸得攻城的魏軍士兵頭破血流。許多攻城的魏軍士兵慘呼著摔向地麵,被摔得粉身碎骨。就算沒死的也是腿斷骨折,哀號聲響成一片。
一輛奔向城門的攻城車,被城頭上鄭軍士兵砸下的擂木卡住了車輪,動彈不得,然後火油立刻從城牆上澆灌下來,緊跟著拋下了一支火把,將這輛攻城車點燃。推車的魏軍士兵也被株連,渾身著火,慘叫著從攻城車的檔板下跑了出來。但他們卻被亂箭射死在地上。
虎牢關此刻已經變成了一個屠宰場,城上城下到處是屍體。一股濃煙從城牆處飄了過來,這是由城牆上燃燒的雲梯,和巨石砸在城牆上製造的灰塵形成的。魏軍的攻城如同以往那樣,再陷入了僵局之中。
李密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下令攻城車繼續撞擊城門的同時,又派出十餘輛戰車,偷偷接近城牆,開始挖掘地道,準備通過地道潛進城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