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治療
第二天早上,當王靜輝來到蘇洵所住的院落的時候,蘇軾早就按照王靜輝的囑咐,臉上帶著一個大口罩守候在蘇洵的身旁。王靜輝又仔細檢查了一下蘇洵的身體狀況,詢問了他的身體感受如何後才肯定昨天給蘇洵做的皮試結果是他對青黴素沒有什麽不良反應。
王靜輝默默的想到:“隻要蘇洵對青黴素沒有不良反應那就萬事大吉,雖然說用青黴素治療肺結核並不是最合適的藥物,但以現在這個時代病菌的耐藥性來說,有什麽病菌能夠抗得住青黴素的大棒呢?不過可惜這次帶來的抗生素藥品實在是太少了,恐怕治好了蘇洵自己手裏就沒有料了……”
給蘇洵注射了青黴素後,王靜輝讓專門司職熬藥的人給蘇洵熬製了安神潤肺的藥湯,讓蘇洵得到更好的休息以減輕他的痛苦,讓蘇軾稍等片刻給蘇洵服用,自己則到藥房去考慮給蘇洵配製治療肺結核的藥方。因為自己手頭上的抗生素就這麽多,這些藥品都有一定的保質期,不可能永久性的保存,所以即便都用在蘇洵身上王靜輝也不會感到可惜,但數量實在是太少了。按照短期肺結核治療期來算至少也需要三四個月,在這段時間內靠他所帶來西藥是絕對不夠的,雖然這個時代的病菌抗藥性沒有二十一世紀的病菌那麽變態,但他手頭上的這些抗生素可都不是對症藥品,必須借助中醫手段來進行治療,這樣才會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為了給蘇洵治療肺癆,王靜輝可算是竭盡全力,這也是他來到這個時空後第一次如此全麵的運用自己的中醫藥知識來治療肺結核這樣的頑症,他唯一慶幸的便是肺結核杆菌還沒有這麽變態的抗藥性。不僅在蘇洵日常服用的重要方劑上他按照後世中醫理論中對肺結核的四種分類準備了四套不同的藥方,準備看看蘇洵到底適合哪一種,而且還在蘇洵的三餐中也完全采用了藥膳的方式來安排他的日常飲食。
王靜輝放下鵝毛筆揉了揉發酸的眼睛,看著眼前這幾張從服用藥方到日常膳食安排,感歎道:“治療這麽一個肺結核病人就算刨除西藥抗生素的因素外,那需要多少錢啊?!”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就是放到後世有現代化的醫療手段的支持,每天還不是有無數人死於肺結核嗎?
王靜輝突然有中想法:將他給蘇洵治療肺癆的過程寫成一本專門討論肺癆治療的醫書,雖然治療肺癆的費用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但有了這本醫書在加上以後無數中醫的繼續完善,肺癆終究會有一天成為一種可以治療的病症,這裏麵的意義可比治療蘇洵的意義可大多了。中醫治療肺結核等病症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像抗生素那樣讓病菌的耐藥性變得越來越變態,要是算筆大帳的話,西醫固然療效明顯,但後患太大,要是這麽算起來還是中醫最劃算。
王靜輝寫好給蘇洵的治療方案後,把管家王福和坐堂郎中的領頭人物胡郎中叫來。這個胡郎中就是那個堅持觀看王靜輝給人第一次做手術的郎中,他的全名叫胡全漢,字予成,由於其性格堅毅,年齡不是很大也好學,王靜輝很看好他在醫學上的天分,平時便把自己新寫的“醫學著作”都拿出來給他看,並且互相切磋,使胡全漢的醫學水平進步很快,尤其是他是平民醫館除了王靜輝以外第一個開始做外科手術的郎中,盡管隻是個小小的鼻息肉摘除手術。雖然胡全漢比王靜輝要大上七八歲,但他還是對王靜輝持師徒之禮,王靜輝和他談了好幾次心,奈何這個家夥在醫學上是個才子,但在這方麵腦子裏麵少了根筋,弄得王靜輝有些哭笑不得,隻好由他去了。
王靜輝見管家王福和胡全漢都來了,便囑咐管家王福:蘇洵平時的日常飲食都要聽從胡郎中的指揮;而對胡全漢,他則是把剛寫好的關於蘇洵的肺癆治療方案遞給胡全漢說道:“這是一個肺癆患者,目前肺癆也隻有緩解治療,但這次病人特殊,我除了用這藥方上藥來治療他外,還使用了一些特殊的藥物,奈何這些特殊藥物是我師傅駕鶴西遊前製作的,我也沒有製作方法,不過我想隻是靠這藥方上的藥來治療就可以了,那些特殊藥物不過是加快了治療的速度而已。予成,我想說這個病人如果痊愈的話對我們很重要,你的任務就是和哪幾個郎中還有我對我寫的這份治療方案進行討論完善,並且你還要把這個病人日常所服用的方劑還有日常飲食情況事無巨細的全部記錄下來。如果這個病人真的治好了,那我們下一步就是把你所記錄的一切材料整理分析,我將會把這些最後的整理結果和治療經過結集成書出版。予成,以後身上的事務可就又多了一項,但這件事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胡全漢聽王靜輝這麽鄭重的囑咐一件事還是頭一回,他也知道蘇洵的名頭,但更讓他注意的便是蘇洵所得的肺癆這種不治之症如果真的在平民醫館給治好了,那隨之而來的杏林中的聲譽是很大的,更何況王靜輝要把這個治療過程寫成書,自己也是參與者,這份榮耀也夠他驕傲的了。所以他立刻回答道:“師傅請放心,我會親自把這件事辦妥的!”
王靜輝又聽見胡全漢喊他師傅,心中也無奈的苦笑了一下,畢竟自己的臉皮已經練的不是一般的厚實了,居然連紅都沒有紅。王靜輝又交代管家王福和胡郎中一些要注意的事項後,他們就退下去辦事去了。
現在快到了給孩子們解答學業中疑問的時候了,隻要王靜輝沒有什麽要緊事情,他會第一考慮到這些孩子。當他來到後院這些孩子學習的地方的時候,王靜輝看到蘇軾也在這裏,並且身旁圍著一大群孩子,正由他來給孩子們解答學業上的疑問。看到這一場景,王靜輝心中偷偷的笑了:“這個蘇子瞻還真是敬業啊!”
蘇軾看到王靜輝走進來後,就站起來對他說道:“改之,你還是趕快過來吧,這些孩子問的問題有些我解答不了!”
王靜輝笑著對蘇軾說道:“有什麽還能難道我們名重天下的蘇大才子?”
蘇軾說道:“這些經史典籍的問題對我來說自然是沒有什麽問題,但你寫的《數論》和《醫學初步》可就不是我所能給他們解答的了!你怎麽安排他們學習這些東西呢?”
王靜輝走到蘇軾身旁從旁邊一個孩子手中拿起一本他寫的《數論》說道:“子瞻兄,這些孩子除了一個友人托付給我的以外,他們以前都是四處流浪的孤兒。如果他們都能通過科舉考試謀取個一官半職來立業也就罷了,但你也應該看到能夠金榜提名的人也不過是那幾個,而應考的人多如過江之卿。我想他們能夠金榜提名固然很好,但如果他們走不過這獨木橋,就憑他們從小在這裏學習的知識將來或是進入我名下的產業也好,或是到外自食其力也罷,他們都能憑借自己的本事好好的生活,也不枉我收養他們!其實你看到的這些孩子隻是我收養孤兒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孩子在離華英書院很近的地方的一個莊園中學習生活,我不過是挑選其中的佼佼者帶在自己身邊親自培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