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嶷當然清楚自家堂兄無法左右琅琊王的決斷,他也沒將說服琅琊王的希望寄托在裴盾身上。在安撫住了以裴盾為首的部分世家勢力之後,裴嶷就將目光對準了琅琊王府的從事中郎——劉隗。
西晉末年,八王爭權,問鼎於中原。在這種形勢下,劉隗也在極力謀求在政治上有所依托,以求晉身。
經過慎重考慮,劉隗認為東海王越係統的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琅邪王司馬睿所轄的兩淮及江南地區比較穩定,既可安身立命,又有施展才華的餘地,遂決定投靠當時名聲不顯的琅琊王。
又因彭城恰好就在司馬睿的轄區之內,劉隗與司馬睿是上下級關係,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好運,他很快就被琅琊王任為從事中郎。
可是很快劉隗就發現,他所依附的卻是弱主。琅邪王司馬睿勢單力薄,完全有賴於以王導、王敦為代表的北方世族的扶植、擁戴才得以立足江東。
王導內控朝政,王敦外居州郡重鎮,兄弟二人齊心協力掌控了琅琊王府內所有大權,司馬睿不過是門閥世族控製的傀儡而已。
故,時有諺雲:“王與馬,共天下。”形象生動地說明了當時主弱臣強的政治狀況。
對此,不僅司馬睿十分不滿,而且家族勢力不強的劉隗也感到自身政治地位的鞏固受到直接威脅。所以,司馬睿不甘寂寞,從移鎮建鄴(今江蘇南京市)開始,就有意重用以劉隗為代表的下品士族子弟,引其為自己的親信;劉隗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也盡心悉力,誌在扶植皇權,以期蒙被顯貴。
劉隗善於探求司馬睿的旨意,並憑借他兼通文史、習於政務的長處,往往能夠在司馬睿尚未發話時就能明白琅琊王的心意,故司馬睿將劉隗視為十分稱心得力的心腹。
而劉隗為人耿直,不畏權勢,又對司馬睿忠心無貳,故司馬睿以劉隗為心腹,委以刑憲重任。
劉隗秉承琅琊王的旨意,忠實地執行既定方針,堅持排抑豪強,不避權貴的原則,對違反封建禮教、不遵法度和上侵皇權的行為堅決地予以舉劾。
別看王氏兄弟在琅琊王府內風頭正盛,但真正數得上是琅琊王心腹的卻還是劉隗。
裴嶷一想到自家主公早在彭城任職時就與劉隗搭上了關係,就對衛朔的遠見卓識深感欽佩。這些年來,衛朔從未斷過與劉隗的聯係,每到逢年過節之時,衛朔總是托人給劉隗送來禮物,以示尊崇。
而劉隗也將衛朔視為後輩俊彥多有照顧,每次聽到衛朔取得了一些成績,他總是感到與有榮焉,覺得自己慧眼識英才,而衛朔也終不負自己所期。
故劉隗一聽說衛朔千裏迢迢從遼東派人回來求見琅琊王,二話不說拉起裴嶷、封抽二人就入了琅琊王府。有了劉隗引薦,裴嶷二人順利見到了琅琊王。
琅琊王司馬睿仔細地將封釋的書信的看完,心中忽的一沉,他怎麽也沒想到遼東的局勢竟然糜爛到如此地步。
他沉吟了片刻道:“沒想到小小的高句麗人竟然敢窺視我帶方、樂浪二郡,此次多虧了衛大人相助,不然遼東必然大亂。”
“大王所言甚是,如今遼東各地胡亂四起,遼民苦不堪言,東夷校尉封釋老大人年事已高力不從心,不得已才向朝廷呈上辭表,同時舉薦衛大人代替他鎮守遼東。”劉隗接著話茬兒道。
“愛卿所言寡人豈能不知?隻是以諸位看來,這遼地還守得住否?”
“嘶……這……”麵對琅琊王的垂詢,劉隗竟然一時語塞,不知該作何回答。
站在下首的裴嶷一看劉隗為難,忙上前躬身道:“啟稟大王,劉大人從未去過遼東,不知遼東虛實,大王的疑問不如由臣來解答如何?”
“嗯,愛卿言之有理,請裴卿家速速講來!”
“大王,遼地守不守得住全看有沒有人能將遼地百姓給團結起來,如今平州境內尚有我漢民三十餘萬,若有人能將這部分人團結到一起,再輔以遼東各地的胡族為羽翼,必可安定住遼東局勢。”
“再說,幽州刺史王浚僣位稱號,早有不臣之心!若朝廷能將遼東重新掌握到手中,就可從東麵威脅到幽州,迫使王浚不敢再藐視朝廷權威!”
果然,王浚這名字一出現,細心的裴嶷就注意到琅琊王眼中一緊,顯然之前王浚在幽州私設行台之事已惹怒了琅琊王。若非如今朝廷對幽州有些鞭長莫及,且琅琊王還需王浚牽製襄國石勒,朝廷早就將王浚碎屍萬段了。
如今裴嶷提出讓衛朔執掌遼東,從而在後方牽製王浚,不得不說這個建議讓琅琊王有些心動。可是琅琊王還是有些舍不得放衛朔去遼東,原來琅琊王早就有將衛朔調到江東的打算,尤其是在炒茶、水泥出來之後,這個念頭就更加強烈了。
看著猶豫不決的琅琊王,劉琨心中一動,勸道:“大王,如今江東暗潮湧動,有不少勢力對衛兵曹不懷好意,若大王真有意重用衛兵曹,暫時還是將其放在外麵比較好。等將來衛兵曹在遼東立下大功之後,大王就可名正言順的將其調到江東,也省的讓人說大王閑話。”
“這……好吧!”
在劉隗的勸說下,司馬睿總算下定了決心,暫時放下將衛朔調回江東的打算。同時答應裴嶷、封抽二人,他將即刻上書朝廷任命衛朔為東夷校尉。得到了琅琊王的親口承諾,裴嶷、封抽二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為了進一步鞏固遼東與琅琊王的關係,裴嶷遵照來之前衛朔的囑托,特意向琅琊王提出了以遼東馬匹換取江東糧食的建議。
“大王,來之前衛兵曹特意叮囑在下,若是有幸見到了大王當麵,就讓在下轉告大王:遼東上下願意走海路每年往江東輸送不下五千匹駿馬,以供大王組建騎兵北伐中原。當然了,我們遼地偏僻,物產不足,這些馬匹需要江東用糧食來交換。”
聞言劉隗一臉驚喜,忙問道:“什麽!?裴大人你說得可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隻要大王拿得出糧食,我們就能將馬匹雙手奉上!”
俗話說南船北馬,在遼東衛朔自然不會缺少馬匹,可遼地因人口稀少,所產糧食根本無法自給自足。他正在推廣的大農場計劃,沒個三五年積累根本指望不上。為了解決遼地糧食短缺的難題,衛朔與眾人商量後,才想出這個以馬匹換取糧食的計劃。
將馬匹販賣給江東,固然增強了江東的實力,但卻讓衛朔獲得大量急需的糧食。這其中的利弊一時真不好說清,不過在衛朔看來,短時間內他與江東之間的關係是合作大於對抗,區區幾千匹馬他還沒放在眼裏。
琅琊王得知衛朔有意往江東販馬,不禁對素未謀麵的衛朔更加滿意,對於不能早早將其招致麾下頗為遺憾。
“裴、封二位卿家,爾等回到遼東之後,請轉告給衛大人,就說寡人在江東靜候衛大人大駕,希望他早日安定遼東,盡快來江東與寡人一會。”當裴嶷二人告辭離去之時,琅琊王還拉著二人的手殷殷叮囑道。
裴嶷二人雖然心裏不以為然,可麵上還是露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連連保證一定將琅琊王的話一字不漏的轉給衛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