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加更,補昨天那說好的十更。另外,感謝書友們的打賞和投票,我隻是一位新人作者,兄弟們能把月票投給我,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支持與肯定,躬身致謝~)
如若真的是武大布下了局,夜襲蔡府,把所有人都擺了一道,這委實過於荒謬。
百官一旦想起,日後上朝之時,一群已過古稀之年的大臣堆裏,站著一位年紀輕輕便已手握重權的武大,就忍不住一陣陣心寒。
這畫麵實在“太美”,畢竟武大隻是一個二十郎當歲的年輕人,再磨練個十幾年,那還得了?
最重要的是,莫要忘了,武大身後還有童貫那個老匹夫的支持,又因為他曾經進獻過南瓜,聖眷正濃。
如今連堂堂太師都因為與武大不對付,已經連喪三子,這是不是有些過於恐怖了?
照這般發展下去,日後武家豈不成了一手遮天?
沒有希望看到這個局麵的發生。
不錯,隻要不是傻缺,各大勢力都已基本推算出昨晚夜襲蔡府,必定是武大的安排。
當然,這件事打死武大,武大都不會承認。
而武大也已經收到消息,蔡京那隻老狗並沒有死。
這讓武大有些沮喪。
籌謀了這麽久,動用了這麽多人,耗盡了所有的底牌,蔡京居然沒死!?
或許,從長遠角度來看,殺死蔡眥比殺死蔡京更劃算,畢竟,蔡京已經老成狗了,他活不了幾年了,隨時都可能死掉。
可相對於蔡京這隻老狗而言,武大更希望自己直接麵對的是蔡眥那隻小黑狗。
小黑狗還沒長大,可以盡情的戲耍,而蔡京那隻老黑狗,滿肚子壞水,一不小心說不定就會掉進他挖好的大坑,更不要說蔡京起碼還能再活好幾年。
何況,武大這個人雖然很“自私”,隻對自己人有情,對外人,尤其是對敵人,向來是不吝嗇冷酷,但武大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絕對的目標,或者說夢想,那就是殺掉蔡京。
這樣做,一來是因為蔡京殺害過太多武府心腹,並且劫持過金蓮,二來嘛,則是因為梁山好漢。
在老版水滸傳中,那些梁山好漢都不得善終,罪魁禍首便是蔡京與高俅等人。
英雄是無畏的,好漢的值得尊敬的,武大既然穿越到了大宋這個年月,這種悲情的結尾,武大就不允許再次發生。
如若不然,武大就不會費盡心思,阻攔梁山造反。
人終究有一死,可是武大不希望梁山好漢這等英雄,會死於爾虞我詐的陰謀詭計中。
就像那句老話說的那樣,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眼下北伐在即,好男兒理應上馬殺敵,如若梁山好漢死在戰場上,雖不能說是重於泰山,可起碼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可死在朝廷上這些人手裏算怎麽回事?輕於鴻毛?所以武大想滅了蔡京這隻老黑狗。
很可惜,失敗了。
而且經曆過此次夜襲之後,日後想要再次尋覓直接刺殺蔡京的機會,恐怕是難上加難。
這次夜襲蔡府,總結來說武大是用了個引蛇出洞,聲東擊西的連環計,以蔡京這隻老黑狗的城府,日後他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他的蔡府,必定會更加的固若金湯。
不過無論如何,事已至此,武大都必須要接受蔡京沒死的這個現實。
當然,總體來說昨夜的計劃還是成功的,武大用最微小的損失,讓蔡府高手損失慘重,更讓蔡京連喪三子,倒也稱得上是戰果輝煌。
在收到蔡京未死的消息的同時,武大接到皇宮的旨意,入宮覲見。
武大歎了口氣,苦笑連連。
蔡京未死,恐怕,今日在朝廷之上,百官就不是好相與的了。
派張良通知所有梁山人馬,火速撤離汴京後,武大帶上吳剛等家將,進京。
……
汴京還是老樣子,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隻是,由於昨夜蔡府大變,街道上突然多了許多巡防營與禁軍在巡視。
普通百姓並不知曉昨夜發生的具體事宜,即使認得最近名震汴京的武大官人,自然也不會多想。
可巡防營與禁軍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禁軍,武大昨夜悍然出手,兩千五百枚改良版的小型震天雷,殺死了無數禁軍,這件事並不是秘密。
所以,禁軍看著武大的眼神極為不善,甚至有些隱隱的……畏懼。
禁軍代表的是皇室威嚴,除了朝堂上少有的幾大勢力之外,一般沒人敢得罪他們,他們飛揚跋扈慣了,昨夜是近年來禁軍首次出現的大傷亡。
畏而懼之。
很好,武大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好人不長命,壞蛋活千年。
做好人太難,武大寧願讓所有人都認為自己是個“壞蛋”。
在一隊又一隊禁軍,或敬畏,或畏懼,或仇恨的眼神當中,武大滿臉漠然,走進了皇宮。
……
今日並不是一月一次的大朝會,所以,能夠得到皇帝陛下允許覲見的大臣,個個都是重臣權臣,人數並不算太多。
“宣,陳留縣子武植覲見~”
今日的天氣還是陰淒淒的,老天爺沒有下雨,想必昨夜城外官道上廝殺所留下的血腥,並沒有被衝洗幹淨。
但今日刮著寒風,似乎要下雪了,天氣很冷。
武大搓了搓有些僵硬的臉頰,長吸了一口氣,走進了殿堂。
“微臣武植,參加陛下。”
武大行禮,宋徽宗卻並沒有說話,更沒有讓他平身,仿佛石沉大海,沒有得到絲毫回應。
朝堂之上,鴉雀無聲,一片死寂。
這是某些所謂的大人物,尤其是皇帝陛下慣用的手段,他隻是在故意營造那種恐怖的氛圍,死活不吭聲,便能把人給逼瘋,百般煎熬,然後皇帝陛下便可以奪人心誌了。
很可惜的是,武大臉上很是平靜,不卑不亢,並沒有因為朝堂上的死寂而自亂陣腳,而是保持著躬身施禮的姿勢,一絲不苟,久久沒有動作。
今日不是大朝會,武大自然無需行跪拜大禮。
隻有傻缺,才喜歡動不動就下跪。
當然,要保持這個躬身施禮的姿勢很累,武大昨夜又一夜辛勞,腰部很快便傳來一陣難掩的酸痛。
不知過了多久,大抵宋徽宗感覺火候到了,終於悠悠開口。
“武植,你曾為朕,為我大宋,進獻南瓜,解萬民於水火,朕心甚慰。”
這是一句誇獎武大的話語,可武大聽到這句話後,臉色卻更苦了。
看來,今日之事,恐怕是無法善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