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被叫到養心殿後,乾隆爺嚴厲地斥責了他一番。
“你小子閑瘋了吧,沒事兒往軍機處跑什麽?”
“皇阿瑪,我這也是想去學習學習,為日後的工作做好鋪墊啊!”
“我看你是想拿我做鋪墊吧!”
“兒臣不敢!”
“諒你也不敢!你老子還沒死呢,規規矩矩地做你的嗣皇帝。不要想太多,想太多對你沒好處。”
“兒臣知道了。”
“以後有什麽事兒,先跟我知會一聲,別自作主張,太和殿沒你想得那麽簡單!”
……
嘉慶很苦逼,屁話沒敢放就回到了毓慶宮,一頭紮進書房,死活不肯出來了。
這皇帝當的,真心沒意思!
“皇上,皇後娘娘身子不適,已經召禦醫前來診治了……”眼看著日頭偏西,毓慶宮的領班太監這才來到書房外小聲地稟奏道。
嘉慶輕輕推開了房門,朝寢宮去了。皇後這半年來身體一直不適,禦醫是想盡了辦法,依然沒能讓她的病情有所好轉,嘉慶很是掛念。
寢宮內,喜塔臘氏正躺在病榻上,臉上蒼白,一雙眼睛深深地陷入眼眶之內,讓人望之生憐。
憐憫。
宮廷之中談何憐憫?!
除了冰冷,就是傾軋。
政治本身就是冷的。
熱血沸騰注定引火上身。
“皇上,臣妾給皇上請安!”喜塔臘氏見到嘉慶,勉強撐起了身子,朝嘉慶欠身請安。
“快別多禮,躺下來好好休息!”嘉慶忙上前扶住了妻子。
“臣妾整個冬天都躺在病床上,都不知道毓慶宮外麵是什麽樣子了……”
“你好好休養,再過一個月,櫻花就開了,到時候朕陪你去園子裏賞櫻花……”
“櫻花要開了嗎?一晃兒我都病了這麽久了……”
“皇上,奴才該服侍皇後娘娘吃藥了!”站在一旁的宮女見到了吃藥的時辰,連忙上前稟報。
“好!”嘉慶點了點頭,“你快吃藥吧,安心把病養好,我們馬上就要熬到頭了,好日子正在前邊等著我們呢,你可一定要挺下去下啊!”
喜塔臘氏聽了,閉上了眼睛。嘉慶繼位已經一年了,這句話不知說了多少遍,喜塔臘氏早已心灰意冷。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啊!
喜塔臘氏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到嘉慶二年(1797)二月初七日的傍晚,她已經開始神誌不清,胡言亂語起來。
“皇上,皇上”
“皇後!皇後!”望著失去了神智的妻子,嘉慶不由得手忙腳亂。“禦醫!禦醫!快想辦法!”
禦醫們聽了,膽戰心驚地跑到了床榻之前,一通望聞問切,甚是專業。
“怎麽樣?!”嘉慶焦急地問道。
病入膏肓,天地無為,我們還想個屁法兒!
不過,為了保全他們那可稚嫩的項上人頭,這幫老郎中還是大筆連書,一張一張的單子往外開。開到最後:離離原上草,處處聞啼鳥,欲窮千裏目,花落知多少。擦,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他們這才想起來祖訓:祖傳牛皮癬,專治老中醫。
擦,這點兒趕的!
“皇上……”禦醫們見皇後已經沒了呼吸,齊刷刷地跪在了地上。
“皇後!皇後!”一聲淒厲的呼喊聲在毓慶宮內猛然響起。嘉慶撲到妻子身上,用力地搖晃了起來。她的身體仍舊是溫熱的,眼睛卻再也無法睜開。
毓慶宮外,櫻花落滿了一地。
“皇後……”整個毓慶宮哭聲一片。
此時,乾隆爺正與和大人在養心殿賞玩書畫。
乾隆爺一生對書畫極為癡迷,從其祖父那裏繼承下來的字畫珍玩在內,畢其一生所搜集的稀世珍品數量之巨,舉世無雙。
這些收藏,有些來自於臣仆的貢獻。例如,乾隆二度南巡時,禮部尚書沈德潛前往接駕,一次就進獻書畫七件:董其昌行書兩冊、文征明山水一卷、唐寅山水一卷、王鑒山水一軸、惲壽平花卉一軸、王翬山水一軸。而和大人進供的金佛更是碩大無朋,“長可數尺許,舁入闕中”。
當然,乾隆的收藏品,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內府製造的。乾隆皇帝尤其愛玉成癖,他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致力於玉器的生產和收藏,因此乾隆朝收藏的玉器甚豐。僅一件“大禹治水”的玉山,將玉料從新疆經水路運到北京,後又轉運到揚州,製成後又運回紫禁城,就先後用去10年時間。
這座巨型玉雕,高九尺五寸,重一萬零七百多斤,堪稱玉器之王。現在這座玉山就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裏,接受遊人們的檢閱。同時接受檢閱的還有上萬件大小玉器,這多半是乾隆時期收藏的。
數十年從全國搜剔到的藝術精品,乾隆鑒賞後往往加蓋“乾隆禦賞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章,以示珍藏之意,然後讓各精其道的儒雅詞臣,分門別類,編為目錄,經皇帝審定,再編印成書,如《西清古鑒》、《寧壽鑒古》係古銅器目錄集,《西清硯譜》係古硯目錄集。
早在乾隆八年,他就決定,要將內府收藏的書畫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理。首先將有關佛教和道教的作品,編撰成目錄《秘殿珠林》;第二年,包含全部書畫藏品的《石渠寶笈》開始編撰。這是一次規模空前的整理工作,它將為存在了兩千年的中國宮廷書法繪畫收藏畫上一個句號。完成後的《石渠寶笈》,包括續編、三編共成書225冊。這是明清兩代,600年宮廷收藏的總結。也是曆代帝王收藏的最後規模。全盛時期的清代宮廷收藏,大約有10000件以上,其中晉唐宋元書畫2000件,明代書畫2000件,這就是中國古典書畫作品當時的最大規模。而乾隆爺最引為自豪的,當是數十載如一日地對曆代書法名帖的搜集了。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旬《伯遠帖》最為乾隆所鍾愛,乾隆十一年他將這三件東西藏在大內養心殿西暖閣內,並以“三希堂”名之。
乾隆四十四年,乾隆爺命將內府珍藏的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和馮承素所摹的《蘭亭序》四個真本,《戲鴻堂帖》中“柳公權書蘭亭序”原刻本、於敏中奉旨為這個原刻本填補闕筆的全本、董其昌的《蘭亭序》臨本,以及乾隆手臨董其昌《蘭亭序》本——一共八種《蘭亭序》本墨跡刻石,名“蘭亭八柱”。
除了書畫之外,乾隆爺還熱衷倡導青銅器的收藏和鑒賞。除了宮廷收藏,官僚士大夫中普遍形成了嗜古收藏的風尚,出現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收藏大家和古文字學家。他們不僅親自鑒定考證,而且還著錄摹拓,著書立說,相互辯駁,於是隨之而來的考據之學又大行其道。此風一起,影響了差不多將近200年的收藏界和知識界。
乾隆的收藏之富在曆史上堪稱空前,單純從收藏的數量來看,乾隆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皇帝。一份1816年的清單顯示,當時有15000幅字畫裝飾著從北京紫禁城到察哈爾的皇宮,其中有2/3是1644年以後的作品。真的應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句古話了,這不僅記錄了那一時代國力的空前強盛,也深深打上了乾隆皇帝追求宏偉氣象、豔麗繁複的審美情趣的烙印。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下的是,乾隆墓中還葬有兩把絕世神兵,其中一口“九龍寶劍”,劍麵上嵌有九條金龍,劍柄上嵌有寶石,後用來賄賂蔣介石;另一把寶劍據說是三國名將趙雲用過的佩劍,孫殿英非常喜愛此劍,一直帶在身邊,後孫被解放軍俘虜後,此劍及落入某解放軍將領之手,後下落不明,真是可惜啊。若能得見此劍一眼,雖死無憾。
乾隆爺與和大人正在一副唐伯虎的畫作前指指點點,忽然隱隱傳來一陣哭聲。
“王廉,怎麽回事,什麽人在哭啊?”乾隆爺聽見哭聲十分不悅。
越是老人,越在乎這個。
“毓慶宮的太監剛來奏報,喜塔臘氏皇後駕崩了!”
“什麽?”乾隆爺一聽‘駕崩’兩個字,臉色立刻變了。“朕已經八十多歲了,還讓不讓朕過幾天歡喜日子?”
風燭殘年,一聽到死就很忌諱。“莫不是顒琰想借著這個機會大辦喪事,趁機逼朕輟朝?”乾隆爺越想越不對勁兒。
和大人陪在乾隆爺身邊,乾隆爺的話他一字字聽在耳中,驚在心裏。想當年富察氏皇後去世時,乾隆爺的生母還在,可他還是大辦喪事,就連兒子大臣們哭得不夠傷心他都要嚴加治罪。
喜塔臘氏身為皇後,更為嘉慶育有兒女,怎麽說也應該享受身後尊榮,怎能如此草率行事?如果換做平日,和大人或許不會如此。隻是他剛剛失去了幼子、胞弟,更能明白喪事對於活著的人來說有多麽重要。
為什麽要辦喪事,為什麽清明節要上墳?!
不是做給死人看的(他看不到),是做給活人看的。
這一傳統的目的就在於讓我們世世代代記住一件事情:人,無論到什麽時候,都不要忘記你是怎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不忘本,使得我中華五千年薪火相傳,代代不惜。
傳統節日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那是有著老祖宗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裏麵的。我們都不該放棄,也不能放棄,隻可惜…….
淡了,越來越淡了!
中國怎麽了?
沒勁!
在這裏倡導一下:今年的聖誕節就不要過了,跟我們毛兒關係。如果你非要想過,再等一天,12月26號,主席誕辰,大家一起過。
兄弟們,可否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