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離部與巴老刀部在行進至陶家莊時忽然遇上叛軍,隨即與遭遇的叛軍穆小山部展開激戰。(八一?〈<小[〈說[(
孔有德圍攻諸城,生怕朝廷從其他地方調來援兵支援諸城,故此在離城二十餘裏的陶家莊布下一支偏師,負責攔阻朝廷來援的官兵。
陶家莊這個地方,多高山大嶺,樹林沼澤又密布其中,不宜展開大規模衝鋒,尤其是不利於騎兵作戰。
墨離、巴老刀正是在一個當地人叫做落魂穀的山穀中與埋伏在此的穆小山部叛軍遭遇的。
墨部在前,巴部在後,開始是兩部人馬追逐著前進的,因為當時墨部扮演著“叛軍”的角色。
也是機緣巧合,屬蕭陽部下的原萊西城叛軍守將楊守禮先覺了兩旁樹林裏的不對勁,因為他在其中的一棵樹上麵現了叛軍用來警示友軍防止友軍誤入陷阱的一種記號!
得到稟報的墨離急忙命令部下去掉身上的叛軍裝扮,以防止被後麵的友軍誤當作叛軍射殺。然後,加強戒備,避開叛軍所設的陷阱,繼續推進。
這裏是前往諸城的必經之路,否則就要饒道幾十裏從西南的穀安鎮進入諸城。
剛進入落魂穀,在此設伏的穆小山部叛軍立即開火,借著地形地利的優勢,阻擊南下的新遼軍。
由於早有準備,因此叛軍的突然襲擊並沒有給新遼軍造成多大的殺傷,反而暴露了他們的位置。新遼軍士兵紛紛就地尋找掩體,躲避叛軍箭矢火銃的同時,也不時抽空還擊起來,一時激戰正酣。
由於該處地形狹窄,兩旁均是密林高山,所以新遼軍雖然兵力占優(加上後來連一秋率領的兩千人馬,投入戰鬥的新遼軍共有八千餘人),但是實際能夠直接參戰的卻隻有三千餘人,因此兵力上的優勢並揮不出來。
唯一的優勢便是勝在武器精良了,墨離部新遼軍幾乎人手一支燧槍,火力強大,加上還有手雷等武器,給叛軍造成了不小的殺傷。
激烈的戰鬥驚動了孔有德,得知朝廷援軍來了數萬人馬後,孔有德大吃一驚。雖然自己手下亦有六七萬之眾,不過孔有德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明白自己手下這些烏合之眾的實力是難以抗衡數萬精銳大軍的。
目前諸城又尚未攻下來,若是攻下諸城倒是可以憑借城牆拒敵。若是不能阻住官兵,到時自己在城下猛攻諸城,官兵援軍與城裏的守軍合擊,自己可是要腹背受敵。
想到這裏,孔有德連忙派部將陳有時率領四千部下前往增援。
陳有時也是原東江舊部,毛文龍死後,跟孔有德一道投奔登萊巡撫孫元化,在孔有德帳下做了個遊擊。起兵造反後,孔有德任命其為副將,頗得重用。
陳有時帶著四千叛軍趕到陶家莊的時候,戰鬥已經進行到白熱化的階段,雙方傷亡都挺大。
叛軍有地形之利,而新遼軍則勝在火力猛,互有優劣。但是由於兵力施展不開,所以新遼軍盡管有著三萬多人,後麵的人卻愣是毫無用武之地,隻能幹著急。
墨離不得不佩服對方所選的這個地方實在是阻擊戰的絕妙地點,兩麵皆是險峻的高山懸崖,根本無法迂回包抄,確實是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眼看著天色漸近黃昏,將士們的進攻卻依然毫無進展,墨離、曹變蛟等人均是暗自著急不已。不得已,墨離隻好讓將士們撤了下來,再做計較。
這邊墨離、曹變蛟等人著急商量對策的時候,十多裏外的諸城城中,守軍主將望著城外的叛軍亦是愁眉不展,唉聲歎氣。
駐守諸城的正是剛剛上任的山東巡撫朱大典。他也是倒黴,剛上任,屁股還沒坐熱,好不容易從兗州、濟南等地調集了數千大軍一路東進,想要和已在登萊一地的高起潛、祖大成部一同將孔有德圍困在萊陽、即墨一帶,慢慢剿滅,可誰知孔有德叛軍展太快,大軍剛行進到諸城,就被孔有德六七萬大軍圍住了......
朱大典率兵在諸城憑城堅守了兩日,折損了不少士兵,急得他嘴角起泡,頭頂冒煙。若不是諸城城牆還算堅固,城中物資儲備也齊全,恐怕他都不知道能堅守到什麽時候。
他們這支軍隊本來就是去支援登萊平叛的,現在反而被叛軍圍困在了諸城,說出去都丟死人。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被叛軍圍城困住了,朝廷並不知道!
也就是說,他們連傳消息出去請求援兵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朝廷遲遲不知道他們被圍困的消息,自然也就沒有援軍來救他們,若是等到別人現,這時再來組織援兵的話,隻怕黃花菜都涼了!
但是城外的叛軍圍了好幾層,數萬大軍,如果想要派人出去求援,除非能長了翅膀飛出去。
朱大典不是什麽鳥人,也不是神仙,自然飛不出去,隻好對著城外的洶湧的叛軍長籲短歎,祈求蒼天保佑,朝廷能夠早日知曉自己被圍,組織援軍來解圍,不然自己還真的不知道能撐多久。
由於憂心忡忡,朱大典一晚都難以入睡,直到天將亮的時候,朦朦朧朧間正要睡著,卻忽然聽見城外一陣震天般的喊殺聲,頓時一個激靈坐了起來,忙喊來衛兵,詢問生了何事。
衛兵告訴朱大典,守城將士報告說城外叛軍正和一支官軍激烈廝殺,諸城守將丁奎請示是否出城接應官軍援兵。
援兵?哪裏來的官軍?
朱大典一聽,連忙匆匆披上衣服,邊走邊扣衣襟,一邊說道:“叫醒其他將軍,趕緊去看看!”
衛兵連忙應聲領命。
來到城頭上,此時天色已是微亮,遠處天邊現出了一道曙光,在這寒冷的冬晨,分外讓人覺得溫暖。
隻見城下綿延數裏的戰場上,成千上萬精銳的官軍正在和孔有德的叛軍激烈廝殺著,孔有德雖然部眾數萬人,但卻仍被官軍殺得招架不住,開始出現頹敗的跡象。
朱大典不禁大喜,樂得一拍手掌道:“好!真是天助我也!朝廷大軍來援!傳令下去,馬上準備出城接應援軍!”
諸城參將丁奎一聽,忙應聲道:“遵命!”
說罷正要召集士兵們出城,朱大典又叫住了他:“等等!城外這支官軍如此勇猛,可知是哪支兵馬?莫不是祖大成祖總兵的遼軍?”
除此之外,朱大典實在是想不出附近還有哪支兵馬,勇猛善戰,而又來的這麽快。魯軍精銳幾乎都聚集在諸城了,其他地方的衛所兵戰力糜爛不堪,別說主動進攻叛軍了,就是半路遭遇了,隻怕也是落荒而逃的貨色。所以除了登萊一地的祖大成部遼軍,朱大典實在不知道還能有哪支軍隊來援。
丁奎搖了搖頭,說道:“撫台大人,他們的將旗上寫著一個曹字,難道是山海關總兵官曹文詔的兵馬?”
“曹文詔?”朱大典愣了下,隨即點點頭,曹文詔能征善戰那是出了名的,甚至有人譽之為當朝第一良將,看來所言不虛。
但是,曹文詔遠在山海關,怎麽可能一下子跑到山東諸城來了呢?
不過,現在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朱大典很快揮手讓丁奎去召集兵馬,準備出城接應援兵。
朱大典又吩咐左右:“傳令:命劉良佐、柯凡、宋慶宇等率部與丁奎一同出城,接應援軍!”
很快,劉良佐等人便點齊兵馬,列隊城門後的街道上,準備出城接應。
劉良佐,字明輔,山西大同左衛人,因常騎一匹雜色馬,人稱花馬劉。
劉良佐早年曾習武,十來歲時即投身軍營,作戰勇敢過人,但劉良佐為人城府較深,亦比較貪財,故軍中將領大多不願與之深交。尤其是在其弟弟劉良臣跟隨祖大壽在大淩河城欲投降韃子而被墨離殺掉的事情被披露出來後,同袍們對他的態度也未免多了一份鄙夷。
劉良佐在軍中不受待見,但好歹也沒有受到弟弟的牽累,如今仍然是濟南參將,此番朱大典調兵平叛,他也在朱大典提調之列。為此,劉良佐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次平叛作戰中表現出出色的才能,立下戰功,以證明自己。
朱大典知道這一戰很關鍵,要是不能一舉將叛軍剿滅或者擊敗在城下,到時隻怕想憑城固守也是不能夠的了。
朱大典走到眾將麵前,大聲道:“諸位將軍!全體將士們!這一戰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不但將決定我們的生死,並且也將決定全城百姓父老的生死!所以,此戰有敵無我,有我無敵!”
“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眾將士跟著大吼道。
“弟兄們不必害怕,因為我們的援軍就在城外和叛軍交戰!援軍來了!我們不再是孤軍奮戰了!殺敵!殺啊!”朱大典說著,翻身上馬,拔出佩劍指著城外大喝道:“弟兄們!大家都隨本撫殺出去!”
諸城的城門緩緩打開,朱大典率著劉良佐、丁奎、柯凡、宋慶宇等將領以及五千將士殺了出去......